您的位置:房地产 > 正文

历史建筑活化 步子再大一些

来源: 时间:2019-06-12 09:01:23

广州市第六批历史建筑保护利用规划10日起公开征询公众意见,该规划为96处历史建筑度身定制了保护规划并分别给出活化利用的建议,红专厂旧站台、暨南大学化学楼、仲恺农业学院乐干楼、新河浦馨园等位列其中。

城市历史建筑,时光封存的遗产、发展留下的印记,是城市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是弘扬传统文化的历史根脉,必须站在历史文化与城市活力的高度予以保护。历史建筑保护是一个难题,视若敝屣,任其自生自灭固然不妥,但沿用传统模式——像珍贵文物一样将其供起来,平时大门紧锁,只有“上面来人”,才给打开看看,这种保护模式看似严密,实则近乎“关起门来等死”,因为历史建筑越闲置越容易老化,最终难逃损毁、坍塌甚至被拆除的命运。

唯有活化利用,赋予历史建筑新活力、新生命,才能“化腐朽为神奇”。近年来,不少城市尝试对历史建筑进行活化利用,通过修缮、改造,甚至“认领”,把本来已经荒废的历史建筑开发为酒店、餐厅、咖啡厅以及博物馆、展厅、书院、社区活动中心等公共文化空间,为历史建筑寻找新活法。如位于香港九龙、建于1954年的“美荷楼”,2013年通过“活化历史建筑伙伴计划”被改建成有129个房间的青年旅舍,吸引了大量来自世界各地的旅客入住。“美荷楼”项目因此获得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15年度的“亚太区文化遗产保护奖”。

在城市历史建筑中,“历史”既是优势,有时也是短板。比如,历史建筑数量多,而且产权关系复杂,部分甚至产权不明,成为活化利用的“拦路虎”。2018年4月,本埠媒体报道称,有开发商准备投资1400万元对28套历史建筑进行修缮和活化利用,却苦于无法找到业主而好事难成。即使产权明晰,也存在业主不愿意或无力承担历史建筑的修缮和维护成本等问题,导致大部分历史建筑只能随着时光流逝而慢慢老去。

若受限于现实原因而不敢作为,历史建筑保护便无从谈起。“活人不能给尿憋死”,历史建筑保护,胆子不妨再大一些,步子可以再快一些,找到关键点、认准着力点,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争取有所突破。广州这次也有所突破,比如在不损害历史建筑的结构及其核心价值要素、不影响历史建筑风貌的前提下,可申请适当增加其建筑使用面积。其他“卡脖子”问题也可以尝试变通、突破,譬如产权,有专业人士建议可以推行产权转移制度,允许历史建筑产权流通,让一些对历史建筑的文化价值有兴趣的企业把房子买过来进行修缮、改造,从而加快活化利用的进程。

在保护中活化,在活化中保护,城市历史建筑便有了继续前行的底气与活力。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