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公司 > 正文

监管辣条还得靠“国标”

来源: 时间:2019-03-19 16:01:03

央视“3·15”晚会中曝光了“虾扯蛋”等辣条生产环境脏乱差及包装宣传与实际成分不符等现象。3月16日,甘肃省市场监管局发布公告:辣条是高油、高盐、高添加的调味面制即食方便食品,经常食用不利于健康,要求在全省所有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禁止销售。

多年来,辣条一直在争议中生长。一方面,辣条颜色鲜艳、味道浓烈、油腻腻,经常被各地监管部门重点检查,被责令下架,甚至被贴上了“问题食品”“低端食品”等标签。另一方面,辣条虏获了不少消费者尤其是少年儿童的心,市场份额不小。

今年央视“3·15”晚会对辣条“开炮”,辣条市场大有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作为一名基层市场监管老兵,笔者双手赞成严管辣条市场,但监管应于法有据,规范操作,应以“国标”为准,不能跟着感觉走。

查封被曝光的辣条企业及产品,发布“辣条禁令”,让人解气,但依据相关法律,辣条企业生产环境脏乱差或产品包装内容欺骗误导消费者,法律责任中并没有针对产品的查封、没收、下架、召回或禁止销售等项。以高盐、高油、高添加为由发布禁令,值得商榷。

辣条安全不安全,关键看标准,如果辣条符合食安标准,就有在市场上生存发展的权利,反之,则没有。目前来说,辣条尚没有统一国标,只有河南、湖南等地制定了一些地方标准。而这些标准已出台多年,很难说是否符合当前渐趋严格的食品安全要求,且标准之间存在“打架”的情况,有的将辣条视为“调味面制品”,有的视为“挤压糕点”,可以使用的添加剂种类数量也不同。有学者认为这些标准的高盐、高油、高糖问题都没有解决,铝限量标准也太高。标准不一,检测依据和监管尺度自然也不同,这给企业生产、市场监管、消费维权都带来了不少争议和困惑。

据悉,今年上半年,辣条“国标”有望出台,这是一个好消息。只有依法依“国标”对辣条进行监管,该取缔的取缔、该规范的规范、该认可的认可,才能建立科学监管、公平监管、长效监管的机制,才能促进辣条产业的健康发展,也才能更好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