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环保 > 正文

北京将广泛种植161种节水植物 进一步助力构建节水型城市

来源: 时间:2020-03-23 11:15:10

北京青年报记者日前从市园林绿化局获悉,最新版“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发布,今后北京将广泛种植161种节水植物,以国槐、银杏、山桃等北京乡土植物为主,进一步助力构建节水型城市。

近年来,首都北京陆续实施了两轮百万亩造林建设,北京的绿色越来越多。截至2019年底,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44%。大片的森林绿地,涵养了水源,保持了水土,形成了山水林田湖草综合治理。

“节水型园林绿化建设,就是要把节水理念体现在绿化建设的全过程,从栽植、养护到地形营造,都要充分节约好每一滴水。”市园林绿化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最新版“适宜北京地区节水耐旱植物名录”,是根据节水耐旱植物相关研究成果和各区养护实践经验制定,充分考虑在节水耐旱能力、观赏性、生长表现等方面具有挖掘潜力的乡土植物。

纳入名录的161种耐旱节水植物,包括56种乔木、61种灌木、34种草本植物和10种藤本植物,以北京乡土植物为主,国槐、油松、白皮松、侧柏、银杏、山桃、山杏等北京市民的老朋友都收录在其中。流苏、栓皮栎、黄连木、车梁木等“后起之秀”也因为抗旱、皮实并且具有观赏性和适应性收录在内。

据介绍,这些耐旱乡土植物将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建设中得到广泛种植,并与乡土宿根地被植物组合,结合园林绿化废弃物对林下裸露地表进行覆盖,减少灌溉次数和水土流失。树下,冷季型草坪将逐步被适宜的野花、野草等乡土植物逐步替代。树坑里,还将通过覆盖木屑等有机质增加对雨水的吸收,并减少蒸腾。

市园林绿化局科技处处长姜英淑表示,在今后的园林绿化工程建设和后期养护工作中,将用精细化管理实现科学灌溉。全市各区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条件、植物特性、植物需水量等特点制定差异化的科学灌溉方案,并通过对现有节水设施进行升级改造,进一步加大喷灌、微灌、滴灌等节水灌溉方式的应用力度。

全市各区还将加大雨水收集利用,在绿化建设中科学配置渗透井、蓄水坑和沟渠等节水设施,同时结合各类湿地建设,力争把雨水消纳在绿地中,达到涵养水源的效果。同时,加大再生水等非常规水源在园林绿化行业的应用,城六区公共绿地使用非常规水资源灌溉比例将不低于50%。(王斌)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