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环保 > 正文

吉林辽源推进东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与生态修复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0-09-22 16:16:17

“在这条河边住了10多年,以前过桥时气味刺鼻,常捂着鼻子跑过去。”家住仙人河边的吉林辽源市民纪绍贵爱晨跑,说起几年前的情景,皱起了眉头。

仙人河,东辽河一级支流,19.3公里的河道在辽源由北向南穿城而过,对东辽河水质有着重要影响。大量生活污水直排入河,仙人河水质严重劣化。

“以前想徒步走完仙人河全线,不可能。”辽源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工程师刘翀是仙人河黑臭水体整治工程技术负责人,据他介绍,沿河两岸曾布满了违建房屋以及废弃小工厂等。

整治伊始,辽源市对仙人河沿线各类违法建设展开细致摸排,列出清单,该拆的拆,该搬的搬。同时邀请专家组制定科学的综合治理方案,全面启动45项污水治理工程。“一镐镐、一锹锹地清理,我们足足清出了13万立方米的垃圾、淤泥。”刘翀说。

经过两年多整治,沿岸路面铺就石砖、整洁通达,河内水草荡漾、水波清亮。

初秋的清晨,纪绍贵沿河岸一路小跑锻炼,片刻小憩间,大口呼吸着飘着淡淡青草味的空气,指着河中央泛起的气泡说:“看,鱼都回来了!”

近年来,辽源市全面开展东辽河污染治理和生态修复工程。

“东辽河及支流的水污染,表象在河里,根子在岸上。”辽源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健介绍,2018年以前,每天超过5万吨的城市污水直排入河,让东辽河曾连续多年戴着劣Ⅴ类水的“帽子”。

“雨污一根管,枯水期还能勉强应付,但到了丰水期,溢流现象严重,管道各节点的释压设备自动启动后,污水外排至地表,不仅污染了市民的居住环境,最终也会排入河内。”于健介绍,东辽河生态补水能力本就不足,河水一旦污染,恢复起来难上加难。

2018年,辽源市启动雨污管网分流改造项目,计划改造雨污管网73公里。至今,已完成改造64.16公里,全市90%区域实现了雨污分流。同时,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已从10万吨扩能至16万吨。

在仙人河与东辽河交汇处,一座提升泵站正加紧建设。今年建成后,将通过一条6.6公里长的回水管线把东辽河水反调仙人河上游,“我们还在仙人河全线设置复式河槽,通过引水补水,保持河道水质长期稳定。”辽源市水利局副局长于福俊说。

沿东辽河一路向东北,便到了辽河源镇,这里是东辽河的发源地。48岁的安北村村民韩小云面带喜色:“要不是因为这片林子,咱能过上这日子?”

“过去大家保护意识弱,把林子砍了种玉米,可一年到头也攒不下几个钱。”韩小云说。

2019年,镇党委和政府号召东辽河水源地附近村民退耕还林,土地可以流转到专业种植生态林的公司。按照规划,安北村的大多数地将改种柞蚕林。“改种柞蚕林,能种出啥来?”村民议论纷纷。

“我上网查了,柞蚕经济价值高,柞树还能保护水土……”韩小云对大伙儿说。她率先签字,家里21亩地悉数流转,收益很快实现:去年,她给种植公司养蚕、护树,一个人就挣了5万多元。今年,不少村民加入进来,辽河源附近的“秃头山”渐渐绿了起来。

2019年,辽源市为推进水源涵养林建设,已流转土地7182公顷,完成造林6257公顷。

今年开春以来,辽源市林业局副局长贾进才几乎天天守在东辽县12万亩元宝枫基地建设现场。山坡上株株树苗渐渐变绿,他给记者算起了账:辽源市计划建100万亩林地,可植树2.2亿株,涵养水源相当于新建10座200万立方米的水库;每年吸收二氧化碳6.9万吨,释放氧气5万吨。同时,这些经济林还能促进梅花鹿、柞蚕、食用菌、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发展。

“治河必治源,守护这绿水青山,就是守护辽源人的好日子。”贾进才说。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