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环保 > 正文

内蒙古通辽实施千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用水少了 效益高了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时间:2020-10-23 09:09:43

“今年大旱,多亏用上了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技术,收成没受啥影响。”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科左中旗敖包苏木五家子嘎查村民李显光说。

通辽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粮食产量连续8年突破100亿斤。同时,这里也严重缺水。如何缓解“水粮矛盾”?近年来,通辽市紧紧扭住“水”这个关键点,实施千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为资源性缺水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探索了路径。

从“浇地”到“浇苗”,生产方式变了

金秋时节,行走在通辽市科尔沁区钱家店镇的田野,一座座红蓝相间的尖顶机井房掩映其中。“这是我们灌溉农田的基站,浇地时把阀门打开,浇完水后一关就行。以前浇地都是大水漫灌,浇3亩地得四五个人忙活,现在可轻松多了!”项家村村民齐建峰说,“你瞅瞅,这庄稼长得多好。”

水利是农业的命脉,在科尔沁区这样的地下水超采区,发展节水农业尤为紧迫。“过去打一眼机井,三四十米深就能出水,这些年地下水位严重下降,需要打100多米才能出水。”项家村党支部书记王建华说。

2018年科尔沁区开展浅埋滴灌技术推广,力争3年时间实施农业高效节水项目210万亩,促进节水增效。在钱家店镇西印村,全村1800多亩农田用上滴灌技术。“这项技术真管用,玉米每亩产量能增加二三百斤。”村党支部书记高志明说。

“新技术把传统的浇地变成了浇苗,每亩玉米播种量可以增加500株,水肥利用率显著提升。”科尔沁区农牧业局副局长耿亚静介绍,“这项技术不仅适合平整地块,也适合沙丘地。近期还要在10个乡镇开展技术培训,让更多农牧民掌握节水增收技术要领。”

科尔沁区是通辽市深化农业节水综合改革的缩影。近年来,通辽市陆续发展1000万亩农业高效节水工程,项目区玉米亩均株数由3500株提高到5000株,不仅减少了用水量,每亩还增产粮食300斤左右。

一井一表、一户一卡,节水意识强了

“过去浇一亩地,大概一个半小时,电费得花20多元。现在浇一亩地只要20多分钟,六七元钱就够了。”说起滴灌的好处,项家村村民史克明如数家珍。

发展节水农业,加强水资源配套管理是关键。通辽市实施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对全市水资源利用指标进行分配,建成市、县、村三级水资源管理信息化平台,项目区机电井全部配置了远程用水监控设施和计量设施,实现对灌溉用水全方位监管。

为提升农户节水的积极性,当地实施刷卡用水,以井为单位精确计算节水量,“一井一表、一户一卡”,实施阶梯计价,在定额用水范围内,不收取水资源费,节水越多、奖励越多,农民的节水意识逐渐增强。

在敖包苏木,连片的玉米一眼望不到边。这里是通辽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区,总面积42万亩,覆盖73个村。园区通过浅埋滴灌高效节水模式,实现了水肥一体化智能灌溉以及农业生产、管理、灌溉、装备的现代化,提升了玉米生产能力,辐射带动科左中旗发展精准滴灌面积80万亩,实现农业节水1亿立方米。

节水农业的发展,彻底改变了以往大水漫灌的粗放用水方式,提高了农业灌溉用水有效利用系数。5年来,通辽市建成节水高产高效粮食功能区852万亩,压减农业机电井30050眼,每年实现节水5.4亿立方米,全市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7以上,用水总量中农业用水占比由2010年以前的85%降低到70%。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