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互联网 > 正文

共享单车集体涨价 你还骑吗?

来源: 时间:2019-04-09 09:02:11

昨天,哈罗单车宣布涨价,这是继小蓝单车、摩拜单车后第三家宣布涨价的共享单车。分析人士认为,在这个春暖花开、单车出行需求旺盛的时间点纷纷宣布涨价,与资本撤离后企业迫切的盈利动机有关。

哈啰单车宣布涨价

哈啰单车昨天宣布,将从4月15日起在北京地区实施新的计费规则:骑行费每15分钟1元,也就是说,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4元,是原先的2倍。

同时,单车月卡生效期间,每次骑行前2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照新的计费规则收费;单车磁卡生效期间,每次骑行前1小时免费,超出部分按照新计费规则收费。

此前,哈啰单车的收费规则为每30分钟1元,不足30分钟也收取1元,骑行1小时花费2元。

摩拜、小蓝此前已宣布涨价

3月21日,滴滴旗下的共享单车“小蓝单车”修改计费规则。起步价从原先的每小时1元,改为起步价1元包含15分钟,超出后每15分钟0.5元,这样算下来,骑行1小时需要花费2.5元,是原先的2.5倍。

小蓝单车新的计费规则显示,自2019年3月21日起,小蓝单车执行新的计费规则:目前起步价:1元,可骑行15分钟;超过15分钟,则每15分钟收费0.5元。

3月29日,摩拜宣布将从4月8日起,在北京实行新计费规则:骑行15分钟以内收费1元,骑行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按照新规则,骑行1小时花费2.5元,与小蓝单车的价格相同。

摩拜单车表示,这是为了实现健康、可持续运营,继续提供用户满意的服务。

此前,摩拜单车采用分段计费方式:Mobike车型与Mobike Lite2.0车型每30分钟计费1元,Mobike Lite车型每30分钟计费0.5元,骑行1小时1-2元。

资本倒逼放弃烧钱模式

“目前,行业竞争已不再激烈,这些共享单车不再需要补贴,市场上的核心玩家基本就是摩拜单车”,互联网分析师罗超在解释这些共享单车企业为何纷纷在这个时间点涨价时表示,“另一个原因是共享单车企业有较强的盈利动机,因为融资变得很难,如果不盈利就难以为继”。他表示,选择这个时间点,是因为行业寒冬现在到了,整个资本市场都开始冷淡,不能也不允许再烧钱了。

互联网分析师张江健也认为,“与其说这是市场行为,更可理解为这是资本倒逼”,他说,之前共享单车全部都是依靠资本通过烧钱补贴用户的方式来抢占市场份额,共享单车本身造血能力极差,而且本身还产生巨大的运营维护成本,随着资本撤离共享单车就掀起了倒闭潮。

他说,共享单车的“默契”也是一种“跟风”,没有了风投资本的继续投入,共享单车只能通过增加前端收入来维持正常运营,“之前大家谁都不敢先涨价,现在有了一家涨价,其他竞争对手也就有了跟随涨价的意愿。”

一般用户骑行在15分钟以内

那么用户能够接受这样的涨价幅度吗?罗超说,“一般用户骑行只需要15分钟以内”,这些共享单车目前的计价都以15分钟为一个单位,是符合用户的使用习惯的。他表示,用户可以接受涨价幅度,因为比公交车方便,相对来说不贵。以摩拜单车为例,调整后的起步价调整为1元/15分钟;骑行超出15分钟,每15分钟收费0.5元,而且30分钟也才1.5元。

张江健则认为,在用户看来,低价造成了满大街无人维护的废旧单车,还不如适当涨一点价换取更好的用车体验,总体上看还是有很多用户能接受的。

共享单车涨价就可以盈利吗?罗超告诉北青报记者,要想实现盈利,仅仅靠涨价是不够的,关键还是要实现精细化运营,提高单车使用寿命,这不只是技术问题,也需要监管部门支持和用户素质提高。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