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假信息、预付押金…… 当心网络招聘有“陷阱”
互联网时代,时效性强、成本低、覆盖面广的网络招聘,凭借自身优势,成为当前用人单位招聘的主流形式。尤其是今年以来,受疫情影响,许多线下招聘活动转移至线上。但另一方面,招聘网站上发布的信息往往良莠不齐,有不法分子以光鲜亮丽的职业和高薪诱导求职者踩进“陷阱”。人社部日前发布《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以期规范网络招聘服务行业发展,为求职者保驾护航。
“云招聘”已成主流
南京师范大学大四学生小王近日通过招聘网站参加南通市2021届高校毕业生秋季网络招聘会。他已向十几家单位递交简历,正陆续收到笔试和面试通知。“一些同学通过‘云招聘’找到了心仪的工作,有的从投简历到录取仅用时几天,省时省力,方便快捷,我也想试试。”小王告诉记者。他仔细比对企业在网络上发布的各种招聘信息,在学校完成了简历投递和线上笔试。“如果能远程面试就更好了,在熟悉的环境里更放松,有助于自己的发挥。”小王说。
“云宣讲”“云招聘”……在疫情防控的特殊背景下,有关部门和地方政府、行业协会、社会招聘机构、平台企业等加强合作、创新服务,帮助求职者“云上找工作”。有越来越多的求职者和小王一样喜欢网络应聘,网络已经成为现时招聘的主要途径。
记者从人社部网站了解到,今年3月20日至6月30日,人社部发起实施“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行动”,208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信息2761万人次,劳动者投递求职简历近2000万份。实施百日免费线上技能培训行动,大规模开展免费线上职业技能培训,实名注册学员总人次数突破1300万,线上培训总人次数超过1200万。许多高校毕业生、农民工就业得到有效保障。
今年教育部与9家社会招聘机构联合推出“23456校园网络招聘服务”,已提供岗位信息1522万条,累计注册毕业生669万人次,投递简历3736万人次。“全国高校毕业生网上签约平台推动11个省近900所高校开展网签工作,今年已有64.5万毕业生完成网上签约。”教育部高校学生司司长王辉表示。
人社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全国总工会、全国工商联也于10月15日至11月14日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0年金秋招聘月活动,网络招聘是其中重要一环。
没赚钱却先交钱?
不过,面对旺盛的网络招聘需求,网络招聘服务水平亟待提升。“招聘信息不完善,作息时间没有,工资写个大概范围,要求吃苦耐劳。”有网友吐槽起一些网站上粗糙的招聘信息,“找到与自身情况匹配的工作很难。”
另一方面,一些招聘平台审核不严往往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导致虚假招聘信息充斥。主播梦、模特梦、高薪梦……许多看起来光鲜亮丽的职业和高额回报让不少求职者丧失警惕,不仅工作没找到,钱还搭进去不少。
小张和小杨在网上看到某公司招聘信息后,应聘成为公司签约主播。上班几天后两人因工作内容与约定不合提出辞职,公司却搬出合同要求按规定赔偿10万元违约金和高额赔偿金,两人这才发现由于疏忽并未注意到合同中不合理的条款。
不仅全职工作充满“陷阱”,兼职同样需要小心。研究生刘若彤向记者讲述自己最近受骗的经历。小刘在某招聘网站看到一个剧本翻译的职位,英文出色的她顺利通过笔试,对方却要求缴纳2400元的保证金以防“泄密”,并称这是行规。“翻译酬劳是一个字6毛钱,对方给我10万字的稿件任务。”小刘起初也有疑虑,不过对方的营业执照打消了她的怀疑。但是投入工作后她才发现剧本质量粗糙,而且工程浩大,难以完成,试图联系对方沟通进展时,却发现早已被拉黑。
小刘的经历绝非个例。一些招聘网站以交纳服装费、体检费、培训费、保险费、押金、手续费等名义收取应聘者钱款,得逞后要么迅速脱身,要么找借口不给安排工作,待骗取的钱财累积多了,便人去楼空。
多措并举避风险
专家认为,网络招聘的市场需求一直没有被很好地解决。从招聘方看,由于行业、公司类型、职位等级等方面的不同,会带来明显不同的招聘需求。“对应聘方而言,应届毕业生、务工者、白领等不同群体的需求各不相同。双方需求差异很大,但双方能够直接掌握的信息却非常有限:招聘方只有一个招聘描述,而求职者只有一个简历信息,信息不对称影响网络招聘的效率,也容易产生信息混杂。”
为解决这些问题,人社部研究起草《网络招聘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提出用人单位向网络招聘服务机构提供的单位基本情况、招聘人数、招聘条件、用工类型、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招聘信息,应当合法、真实。
《意见稿》提到,网络招聘服务机构应当对提供的网络招聘服务收费实行明码标价,不得向劳动者收取押金,不得以欺诈、暴力、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牟取不正当利益。人社部门将运用大数据等技术,推行远程监管、移动监管、预警防控等非现场监管,提升网络招聘服务监管精准化、智能化水平。
另外,专家提示,求职者应该擦亮眼睛,如果招聘单位要求收取费用,更应小心。求职者要尽可能多了解应聘公司及岗位信息,对于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劳动报酬等关键信息无法提供或含糊其辞的,应提高警惕。在工作过程中,注意保存劳动合同、工资发放记录、打卡记录、工作成果等相关证据,在发生纠纷时,更好地保护自身权益。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