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正文

中经评论:治理“短视频追剧”侵权 板子应该只打到这些博主吗?

来源: 经济日报 时间:2021-04-15 10:20:42

经济日报-中国经济网评论员子房先生认为,平台经济不是垄断的法外之地,也不是侵权的法外之地。短期利益对企业是一个吸力极强的“黑洞”,但企业必须要抵制诱惑,不被平台反噬。对于平台经济来说,加强反垄断和反侵权,迎来的绝不是行业的“冬天”,而恰恰是更好更健康发展的新起点。

快节奏的生活中,“耐心”成了一个稀缺的词汇。对于一些人来说,花俩小时欣赏一部电影或者完整观看一集电视剧,简直是浪费生命。如今,在精准收割人们需求的短视频平台上,经常能看到筛选剧情剪切成短视频的电视剧和电影。当然,所谓“五分钟看完一部电影”,这些短视频大多未经著作权人授权,是用户通过录屏等方式擅自制作的。

爽过就是看过。当一部剧变成了碎片化的“切条视频”,用户感受过了那些痛点、爆点,还有多少人会去追完整的剧呢?蛋糕被人动了,版权方忍不住了。近日,中国三大长视频平台,72家影视公司、行业协会等机构发布联合声明,呼吁短视频平台和公众账号生产运营者尊重原创、保护版权,未经授权不得使用影视作品进行侵权创作,并将对侵权行为依法追责。

这也难怪,要是没了“一手”剧集,所谓的剪辑、切条、搬运等“二次创作”将无路可走。当下,短视频已经成为互联网知识产权侵权高发地带,热门电视剧、院线电影更是被侵权的“重灾区”。12426版权监测中心发布的《2020中国网络短视频版权监测报告》显示,仅2019年至2020年10月间就累计监测到疑似侵权链接1602.69万条,独家原创作者被侵权率高达92.9%。

在短视频平台上搜索“影视剪辑”、“追剧”等关键词,粉丝数百万以上的账号比比皆是。显然,“切条视频”本质上就是一种盗窃,制作者利用了原作品最吸引人的剧情和画面,在流量场上为自己谋利。有媒体报道,在某短视频平台上,拥有近130万粉丝的某博主几乎每天更新一个裁剪后的影视作品。在其直播间的“幕布”中,作者引导用户下载其“推广链接”中的游戏,以赚取相应厂商的“推广费”。

那么,板子应该只打到这些博主吗?当然不是。在影视作品侵权的产业链条上,获利最多的短视频平台应当承担更大的责任。虽然内容的野蛮生长在任何一个时代都存在,不能完全由哪个平台来“背锅”,但也必须承认,在互联网时代,特别是大数据技术和算法时代,平台能够轻易掌握大多数人想看什么、爱看什么,并且根据用户画像来推送信息,而这样的算法推荐显然会导致侵权内容传播得更广、更快,对权利人造成更为严重的损害。

平台经济不是垄断的法外之地,也不是侵权的法外之地。近年来,国家有关部门多次约谈相关短视频平台,要求平台约束侵权行为,但收效并不明显。不少“搬运号”被封禁后,换个“马甲”继续侵权。为此,短视频平台必须做到守土有责,通过鉴别视频时长、监控分类分区排行等方式,尽最大努力过滤明显的侵权行为。此外,平台还应建立有利于原创作者的维权渠道,肩负起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现在,有关平台经济的话题很热。短期利益对企业是一个吸力极强的“黑洞”,但企业必须要抵制诱惑,不被平台反噬。对于平台经济来说,加强反垄断和反侵权,迎来的绝不是行业的“冬天”,而恰恰是更好更健康发展的新起点。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