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融 > 正文

零售业掀起新的整合并购潮

来源: 时间:2019-07-10 16:46:17

原标题:零售业掀起新的整合并购潮

6月23日,苏宁易购公告称,全资子公司苏宁国际已经与家乐福签订《股份购买协议》,苏宁国际以现金48亿元人民币等值欧元收购家乐福中国80%的股份,并成为家乐福中国的控股股东。

6月25日,沃尔玛在山东淄博柳泉路的分店停止营业,这已经是沃尔玛今年以来在全国范围内关闭的第15家门店。

有人抽身离去,也有人选择在这个时候进场。进与退,都是正常的市场行为,在网络电商如日中天的时候,零售行业甚至喊出了“电商兴、零售亡”的论调。而家乐福中国与苏宁易购的结缘,正是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尝试。也再次证明,在线上依然火爆的情况下,线下整体也逐渐回暖,还是未来零售模式中不可或缺的版图。

外资零售如何破解关店魔咒

家乐福入华24年,成绩可圈可点,它不是第一家撤出中国市场的外资零售企业,走进这般境地的也绝非个别现象,更不是个别企业。韩国的乐天玛特、易买得,英国的乐购早在前两年就已相继退出中国市场;法国欧尚的中国业务,被其合作伙伴大润发全面接管;德国的麦德龙也已决定出售中国公司的大部分股权……

今年4月18日凌晨,路透社最早透露了一则消息,称亚马逊计划在7月中旬前关闭其在中国的电商业务,以及“亚马逊预计将在未来90天内关闭物流中心,并逐步减少对中国内销商户的支持”。

2008年,亚马逊在中国的市场份额曾达到15.4%。当时淘宝、京东尚未成气候。但此后,亚马逊在中国的本土化却并不顺利,不仅在市场份额逐步萎缩,并且错过了移动电商的浪潮,被阿里巴巴、京东、拼多多等国内电商平台甩在身后。如今,亚马逊电商业务在中国的市场份额被挤压得只剩0.7%。

6月25日,上海高岛屋百货公司贴出一纸终止营业的通知:“将于2019年8月25日终止营业。”泰国首富旗下的卜蜂莲花,曾经连续5年亏损,2017年刚刚靠裁员扭亏,2018年又因为商誉减值亏损近3亿元。家乐福业绩下滑,沃尔玛、麦德龙勉力维持,他们都被传出过卖身或投靠中资巨头的传言,如今传言逐一得到验证。

除此之外,百思买、家得宝、特易购、A-SOS……一串曾经雄心勃勃的名字最终未能复制在欧美的成功,决定从中国市场退出。

事实上,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让有限时间里的大批量采购越来越不现实。正如一家老牌百货在退出公告中解释的那样,关店的原因是:“消费结构的变化、行业竞争的加剧以及实体店消费低迷等”。

业界人士坦言,今天全世界要求最高的消费者在中国,所以尽管20年前外资的经营理念领先,但放在当下的市场也已经落后了。因此,外资也要与时俱进,深入了解中国市场消费者的喜好与需求,调整自身经营策略,才能在关店的寒冬中立于不败之地。

大卖场整合收购势不可挡

家乐福退出中国市场,确实有点让人难以置信。210家大型超市和24家便利店,覆盖22个省份及51个大中型城市,同时拥有约3000万会员,位居2018年中国快速消费品连锁百强前十。2018年家乐福中国的净销售额也达到了约285亿元,仍具有较强竞争力。

与外资零售“撤退潮”对应的是,中国大卖场的整合并购潮。腾讯入股永辉超市;阿里巴巴相继入股三江购物、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2018年中国快消连锁TOP10中,互联网入股参股者占了一半。互联网巨头攻城略地的势头当仁不让。

在欧美等发达国家,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影响相对较小,传统商业能够应对来自于新零售的冲击,至少不会陷入困境。但是在中国,电商对传统商业的冲击,明显要强于其他国家。

资深零售专家、元旨数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智强认为,现在全世界的大卖场都在走下坡路,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因为消费者发生了变化:千禧一代成为消费者的主流。大卖场一站式购足、价格优惠、大规模促销这类模式,并不能打动年轻一代消费者。再加上移动互联网的便捷和全渠道营销,都会对大卖场产生很大的影响。

但这位资深零售专家坦言,大卖场虽然在数量上会减少,企业可能会合并,但是这个业态还是会长期存在下去的。没有被干掉的业态,只有被淘汰的企业。全中国各种零售业态的市场份额分布,大卖场占到70%,依然是最高的。

中国快消市场正迎来最好的时代

想当年,国人担心外商零售进入中国,会对中国的零售业,特别是零售企业造成巨大冲击。没想到几十年过去了,现在完全倒转过来了。仅从苏宁收购家乐福这件事情上就可以看到,中国现在零售业引进或者吸收国外先进的经验,或者是中国自己创造发展起来先进的经验,所获得的巨大成功。

家乐福在进入中国以后,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消费模式,甚至影响改变了中国人的消费习惯。而苏宁易购,不过是专门出售一些家电或者是电器产品,是一种专业性的商场,现在通过以小吃大,收购大商场、大巨头家乐福,形成一个新的零售集团。也成为中国零售业弯道超车的一个经典战例。

据不完全统计,自2017年11月以来,苏宁累计完成了10多个项目投资,投资总规模接近700亿元。其中,不乏万达商业、迪亚天天、万达百货和家乐福中国这样的“大手笔”案例。

如今,中国零售业正处在一个波澜壮阔的大变革时代。专家表示,线上流量见顶,线下成为了竞争焦点。而快消作为线上线下高频率、高黏性的核心消费品类,更成为巨头们抢滩的蓝海。谁抓住了高黏性消费,谁就抓住了用户。从行业来看,腾讯、阿里、苏宁领衔大快消三国杀,也将使得国内快消领域乃至整个零售市场,迎来新一轮的赛跑和洗牌。(记者 李国 实习生 刘学艺)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