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融 > 正文

监管限制基金经理管理产品数量

来源: 时间:2019-09-12 15:40:16

证券时报记者获悉,近期监管层对基金经理同时管理多只产品的情况进行了进一步规范,要求主动管理型基金经理最多管理10只产品,被动型产品的基金经理最多同时管理15只产品;如果新发基金申报时出现“超标”,则会让基金公司进行调整。

近来,监管层对基金公司基金经理一人同时管理或“挂名”多只产品的情况连续进行规范。7月下旬,本报记者曾报道,随着产品数量越来越多,迷你基金大批出现,基金经理的“挂名”问题正成为基金经理与基金销售之间越来越显著的矛盾。次日,监管部门就出台了相关监管政策,要求基金公司的拟任基金经理与督察长承诺产品不存在“挂名”行为。近期的调整则让相关规范更为明确。

事实上,在管理层提出此番要求之前,基金业内对此已有所预期。此前,业内流传着各种“限制”版本,有的说一个基金经理可能最高带3个产品,有的说是5个,还有的说是7个。不少业内人士担忧如果一旦限制过严,可能导致基金公司调整困难。针对此次的调整,有基金经理向记者表示,这一限制较具现实可操作性,基金公司根据这一上限进行调整的难度相对没有那么大。

近年来,随着基金总数的不断攀升,基金经理“一拖多”甚至只挂名不参与管理的情况也在增多。据业内人士介绍,基金经理一个人管理多只产品的情况在固定收益类产品中更为普遍。“近年来,随着定制型产品的增多,很多固定收益基金经理一个人挂着好几个产品的情况不断增多。”该人士表示。而从数据来看,管理基金数量达到10只及10只以上的也的确大多是固定收益基金经理。

在业内人士看来,基金经理挂名或者超越自身有限的精力管理过多基金产品,这说明基金经理“不爱惜自己的羽毛”、基金公司不珍惜自己的品牌,而这两者对于外界来说是难以分辨的。有基金经理告诉记者,自己对于基金的“挂名”可谓深受困扰,但是出于基金公司规模利益的考虑,自己也只能无奈接受。有的基金经理会向公司提出不想“一拖多”,不想“挂名”,但是最终也得接受公司的安排。

“基金经理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一个基金经理同时管理较多基金,这说明这些基金肯定都是同质化产品。”业内人士表示,“如果是策略不同、操作不同的基金,基金经理管理两个就已经很辛苦了,哪里能管那么多?”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