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融 > 正文

养老产业再迎密集新政 新一轮投资窗口期将启

来源: 时间:2019-11-28 09:54:47

近段时间特别是11月以来,养老产业再迎密集新政。从扩大养老服务供给、促进养老服务消费到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从人口老龄化中长期规划到新版市场准入负面清单等,均对鼓励养老产业发展作出新部署。《经济参考报》记者获悉,地方也在紧锣密鼓酝酿新规划,深圳更是开启国内养老服务立法先河。市场准入放开、土地财税支持等一揽子重磅利好之下,新一轮投资窗口期将开启,市场角逐者加快扩容,金融、地产等跨界入局者正跑步入场。

“养老产业支持政策正呈现一些新特点。一是政策站位更高,如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顶层设计,为养老服务业更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中长期政策依据。二是政策延续性更强,放开养老服务机构设立许可等措施体现了贯穿‘十三五’时期‘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的基本理念。三是政策联动范围广,深入推进医养结合发展等都体现出对养老领域宽口径的政策支持。”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关博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

记者从有关部门获悉,下一步还将加快调整与养老机构许可相关的扶持优惠政策。对同类养老服务,逐步做到营利性、非营利性养老服务机构同等享受运营补贴待遇。完善政府购买、委托、PPP等方式,引入市场机制,培育一批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养老服务企业。支持“养老服务”+老年人用品产品、“养老服务”+金融、“养老服务”+教育、“养老服务”+文化、“养老服务”+旅游、“养老服务”+餐饮等服务,推进融合发展。

地方上也在加快谋划新举措。比如,25日山西发文鼓励外资进入医疗、养老等产业领域。外商与政府共同投资建设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项目,除可按划拨土地方式供应土地外,也可以国有建设用地作价出资或入股方式供应土地。19日发布的《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总体方案》鼓励优秀品牌养老服务机构在一体化示范区布局设点或托管经营。深圳更是将养老服务条例列入立法计划。深圳市人大常委会会议还于日前表决通过《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构建高水平养老服务体系的决定》,以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的形式,提出“有备而老”的一系列新举措。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政策利好密集释放,养老产业新一轮投资窗口期将开启。

“中国即将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这既是挑战也是机遇。近年来,我国人均GDP提升较快,已经接近一万美元,国民消费需求和经济结构也进入转型期。这为发展银色经济提供了一定基础。”在日前召开的第五届中国银色经济与健康财富论坛上,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副院长邓国胜表示。

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副会长巴曙松认为,随着社会经济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国民平均预期寿命不断提高。2035年,中国60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到4亿左右,这将成为影响国内消费结构的主要力量。健康医疗、养老产业等与老年人相关的消费领域比重将持续上升。

有关预测显示,2019年我国银色经济相关产业规模为4.3万亿元,2020年为4.9万亿元。预计未来养老产品及服务市场将快速增长,2021年总体市场规模达到5.7万亿。

和君健康养老研究中心投研部负责人秦婧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系列政策利好向市场持续释放鼓励性信号,一是国家对养老产业更加重视,二是重在促进养老产业提质升级。这为更多资本方和运营方进入养老产业提供了窗口期。“随着政策的逐步落地,养老消费需求将向老年用品、康复辅具、旅居养老、智慧养老等全健康产业链延伸,也有助于进一步扩大养老消费。”

市场空间的扩容也将迎来更多角逐者。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日前也表示,要大力发展民办养老机构。逐步形成以社会力量为主体的养老服务格局。全面放开养老服务市场,支持社会资本投资兴办养老机构。引导规范金融、地产企业进入养老市场,鼓励养老机构探索各类跨界养老商业模式。

事实上,跨界入局者正跑步入场。据中国银行养老金业务部总经理车德宇透露,作为国有大型金融集团,中国银行已经制定支持银色经济发展行动计划。将加大金融服务与创新支持力度。综合运用投资贷款、证券、股票、租赁、保险等多元服务功能,聚焦各类养老服务模式,在智能设备制造、健康养老,医养结合等领域,加大资金投入,培育完整的产业体系,丰富老年服务供给。同时做好养老金的投资运营管理,提高养老消费需求保障能力。

“总体来看,金融企业正在加紧跨界布局养老产业,已经布局的企业纷纷进行项目扩展,未进入的企业纷纷提出向养老产业布局的发展战略。对于从地产跨界养老产业的企业则以聚焦战略为主,对所投资和运营的项目进行重新评估和筛选,重点布局核心城市的核心项目。”秦婧表示。

在关博看来,老有所养一头连接着养老财富储备,一头连接着养老服务供给,兼具多业态融合特征。支持有条件市场主体跨界,可以更好打通财富与服务之间,不同业态之间的发展壁垒,并创造新的商业模式,迭代传统养老产品提供方式,降低不必要的交易成本,更高效率和更多层次地满足老有所养的需求。

不过,跨界布局也仍需要更多政策配合。以金融跨界为例,在中国老年学和老年医学学会会长刘维林看来,目前,中国金融业仍面临老龄金融意识缺失,金融产品匮乏,金融市场开发滞后等问题,迫切需要创新理念,建立顺应老龄社会需求的新型金融体系。中国银行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宗良建议,推动建立个人养老金融产品和服务体系,在养老产业金融方面积极布局普惠养老、医养结合、智慧养老等重点领域,根据政策导向、市场需求和产业趋势,制定养老相关授信政策。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