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疫情时代 中国应该怎样把握“蓝色机遇”?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全球经济增长放缓,世界产业发展格局面临新变革,包括海洋在内的新兴产业正日益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焦点。
日前在深圳召开的一场国际海洋经济合作论坛上,来自海洋经济相关领域的与会人士表示,21世纪是蓝色海洋的“黄金期”,随着海洋科技迅速发展,在后疫情时代,海洋经济有望成为全球经济新引擎,作为全球海洋经济的主要参与者,中国更有望在未来把握“蓝色机遇”,引领海洋经济的发展。
近日发布的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中国海洋经济规模持续扩大,2019年海洋生产总值为8.9万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6.2%,对国民经济贡献率达9.1%。
在世界海洋理事会(WOC)主席兼首席执行官保罗·霍尔萨斯看来,近年来,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增长,在渔业、造船、航运、海鲜产品贸易和消费等领域均扮演着重要角色。当前,疫情重创全球经济,产业链和供应链面临挑战,在未来海洋经济发展中,中国面临着重要机遇。
与会专家普遍认为,中国要发展海洋经济,有三大重要抓手:技术、创新和合作。
中国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显示,中国重点监测的海洋科研机构中,研究与试验发展经费比上年增长9.9%,科技活动人员数比上年增长1.7%,专利授权数超过4100件。
全球知名战略咨询专家克劳德·萨马加表示,扎实的海洋科技研究是发展海洋经济的基础,未来中国海洋科研要继续以技术为导向,充分利用好在人工智能、物联网技术、大数据等领域的资源,加快技术研发工作,同时加强基础技术的研究,培育更多技术人才。
创新亦是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驱动力。保罗·霍尔萨斯强调,创新本身不仅局限于技术层面的创新,在合作关系、管理体系等软力量方面也需要创新。
克劳德·萨马加表示,中国在发展海洋经济之际,还应与其他国家持续合作。“尤其是在后疫情时代,每一个国家会寻求更多的发展机遇,加强相互之间的合作可确保我们可以重启经济、恢复经济。”
世界银行环境、自然资源和蓝色经济全球负责人卡琳·肯珀表示,当前疫情给全球各地带来明显的经济和社会震荡,未来海洋经济发展更需要各国深度合作。她建议,在不破坏海洋生态环境前提下,各国应努力创造新的工作机会,控制海洋塑料垃圾和污染的产生,重点监测气候变化对海洋重要部门的影响等。
未来“蓝色机遇”何在?专家指出,中国在海上工程建设领域具有独特的优势。随着中国海洋经济持续发展,大量涉及海洋基础工程建设,以及各类海上新资源、能源开发所带来的业务,将直接带动更多的工程业务发展,前景可期。
海上风电发展亦是未来海洋经济的一个关注点。与会专家分析称,从全球范围来看,海上风电具有不占用土地资源、可发电时间比陆上风电更高的优势。若未来能真正解决风能的商业化问题,清洁能源供给的比例将得到大幅提升,电价也将更加实惠。
在海洋经济诸多领域,中国已处在世界前列。克劳德·萨马加称,期待更多中国企业加入海洋经济领域,增强海洋经济建设队伍,尤其是年轻企业家和初创企业家可利用已有的技术和知识,发挥更大的主观能动性。
保罗·霍尔萨斯表示,未来海洋经济的发展还需中国持续助力,尤其在当前全球可持续发展、气候变化等受疫情严峻影响的背景下,中国海洋经济的领导力将有助于促进海洋经济的整体发展。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