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融 > 正文

预计首期投资2000万元!国内首条稀土纳米断热材料生产线筹建

来源:科技日报 时间:2021-01-11 11:41:24

记者10日从包头稀土高新区获悉,包头稀土研究院与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技术转让协议,筹备建立国内首条月产800公斤稀土纳米断热浆料中试生产示范线,预计首期投资2000万元。

“稀土纳米断热材料是继中空玻璃、Low-E玻璃为代表的节能玻璃之后,未来几年行业中最耀眼的亮点,具有极其广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该企业总经理杨崛说道。

一直以来,断热玻璃涂层材料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把持,我国在断热玻璃涂层材料领域尚处于空白。据稀土研究院尹健博士介绍,研究团队利用稀土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理化性能,已经成功开发出百纳米以下稀土断热剂公斤级制备技术,制备出多种不同介质的稀土纳米断热剂、稀土纳米断热粉等。

稀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鲁飞介绍说:“稀土纳米材料的原理是稀土纳米断热剂中的稀土纳米粒子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效应),再通过科技手段,将稀土纳米粉体均匀分散至各体系中,形成长效稳定的稀土纳米断热剂。”

随着稀土纳米断热剂在玻璃涂层上实现应用,产品性能指标与国外产品相当,甚至优于国外产品,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弯道超车”,填补了国内断热玻璃涂层材料的空白,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

据了解,稀土纳米断热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EVA、PVB、TPU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涂料、塑料、薄膜、显示器、建筑用节能视窗、汽车风挡等,可有效屏蔽紫外、红外,具有隔热性、透明性和耐候性良好等诸多优点。

“稀土纳米断热材料在EVA胶膜中的均匀分散,制备出稀土纳米透明断热膜,在可见光透过率为60%—80%的情况下,红外阻隔率可达80%—90%,紫外阻隔率达99%以上,隔热温差近8℃。”尹健介绍说。

目前,这种新材料已注册并授权三项产品商标,与全国范围10余个省份近百家经销商签订了代理协议。记者10日从包头稀土高新区获悉,包头稀土研究院与成都某科技有限公司达成技术转让协议,筹备建立国内首条月产800公斤稀土纳米断热浆料中试生产示范线,预计首期投资2000万元。

“稀土纳米断热材料是继中空玻璃、Low-E玻璃为代表的节能玻璃之后,未来几年行业中最耀眼的亮点,具有极其广大的市场前景和发展空间,将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社会效益。”该企业总经理杨崛说道。

一直以来,断热玻璃涂层材料核心技术和知识产权由美、日、欧等发达国家把持,我国在断热玻璃涂层材料领域尚处于空白。据稀土研究院尹健博士介绍,研究团队利用稀土独特的电子结构和理化性能,已经成功开发出百纳米以下稀土断热剂公斤级制备技术,制备出多种不同介质的稀土纳米断热剂、稀土纳米断热粉等。

 

稀土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鲁飞介绍说:“稀土纳米材料的原理是稀土纳米断热剂中的稀土纳米粒子具有局域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效应(LSPR效应),再通过科技手段,将稀土纳米粉体均匀分散至各体系中,形成长效稳定的稀土纳米断热剂。”

随着稀土纳米断热剂在玻璃涂层上实现应用,产品性能指标与国外产品相当,甚至优于国外产品,在技术层面实现了“弯道超车”,填补了国内断热玻璃涂层材料的空白,完全可替代进口产品。

据了解,稀土纳米断热材料还可广泛应用于EVA、PVB、TPU等夹层玻璃用中间膜、涂料、塑料、薄膜、显示器、建筑用节能视窗、汽车风挡等,可有效屏蔽紫外、红外,具有隔热性、透明性和耐候性良好等诸多优点。

“稀土纳米断热材料在EVA胶膜中的均匀分散,制备出稀土纳米透明断热膜,在可见光透过率为60%—80%的情况下,红外阻隔率可达80%—90%,紫外阻隔率达99%以上,隔热温差近8℃。”尹健介绍说。

目前,这种新材料已注册并授权三项产品商标,与全国范围10余个省份近百家经销商签订了代理协议。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