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万不能让技术风口成为消费侵权入口
几十年间,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体验,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权益的内涵极大拓展、侵害权益的形式愈发多样。进一步提升权益保护水平、完善市场监管规范,让大家后顾无忧、放心消费,才能继续夯实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又是一年“3·15”,消费者权益保护再次成为焦点。媒体对侵权乱象集中曝光,涉事企业排队道歉,相关部门部署严查。每年“暗访-曝光-道歉-查处”几部曲,公众既高度关注,同时又对“连夜发声明”之类公关戏码审美疲劳。
算起来,国际消费者权益日设立已近40年,看似方式都是暗访曝光,但随着人们生活方式和消费场景的变迁,曝光对象、打击重点已有了很大不同。如果说10年前,一场晚会下来,炮火基本集中在假冒伪劣、非法添加、以次充好等问题上。那么现在,平台大数据“杀熟”、逛街被商家“偷脸”、求职简历被贩卖等有关技术霸凌和信息安全的问题占了大头。几十年间,中国消费市场不断形成新需求、释放新体验,在丰富人们生活的同时,也让消费者权益的内涵极大拓展、侵害权益的形式愈发多样。
传统消费模式中仍存隐患,技术风口又频频成为侵权入口,这样的大背景之下,消费者如何维权,成为一道现实课题。在以往“当面锣对面鼓”的买卖中,防止缺斤短两,消费者可以自备弹簧秤;买到假冒伪劣,消费者可以直接找上门要说法。但新消费模式下,“不见面”交易、“零接触”服务是常态,中间平台、用户数据、移动技术等附加因素无形中抬高了维权门槛。随之而来的结果便是,权益侵犯更加隐蔽,消费者可能被“卖”却毫无察觉;损失程度难以量化,商家往往倾向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网上痕迹一旦被涂抹,后续追溯起来相当麻烦……总的来说,仅靠消费者单打独斗,已很难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维权,亟须监管之手发力,为广大消费者撑腰。
每每有丑闻黑幕公之于众,涉事企业都会紧急公关。有媒体诘问:道歉有用要法律干什么?但必须看到,相较于技术和产品的迭代速度,监管仍需要加快脚步。权益受损诉诸法律时,人们经常会发现,在很多新领域,法律虽有,但往往失之于旧、失之于宽。比如,大数据“杀熟”饱受诟病,今年年初相关规定进行了规制,但新规约束的前提是经营者滥用了市场支配地位。而现实中,很难对经营者的市场份额进行精准计算,不少并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企业同样在“杀熟”。法律盲区之外的侵权谁来管、怎么管?再如,未经同意滥用他人信息无疑属于违法行为,但不少软件以云山雾罩的隐私条款推诿责任,且用户不选同意就不能使用。到头来,用户要么根本察觉不到被侵权,要么明知有隐患也不得不同意,这种“二选一”的困境怎么破解?在法律法规不完备的情况下,很多查处最终板子高高举起、轻轻放下。这个意义上,在法律层面上进一步厘清相关问题、确定惩治标准,才是根本性的方法。
新事物的出现、新问题的产生都有一定过程,法律的完善正是不断直面问题、积极纠偏。此前,网购商品货不对板让买家头痛,新修订的《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及时出台,明确规定“七日无理由退货”,让消费者重拾信任;电信诈骗一度猖狂,老人、学生等群体深受其害,“从严惩处”的司法解释适时公布,入罪门槛进一步明晰,大大压缩了违法空间……事实证明,拿出决心魄力,完全可以抓住症结、落实严管。这两天,不少网友表示,“希望‘3·15’成为一种常态”,其实就是期盼有效的制度约束能始终成为商家头上常态化的高压线。
消费连接着每个人的美好生活,也关系着国民经济的发展前途。作为拥有世界最大规模人口、最大规模中等收入群体的市场,中国经济增长很大程度上要靠消费马车拉动。大数据、5G等技术创新不断为新业态赋能,人们对优质产品、多元服务的需求日益旺盛,这都是重大利好。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营造良好营商环境、释放政策红利,更应进一步提升权益保护水平、完善市场监管规范。让大家后顾无忧、放心消费,才能继续夯实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
“提振消费,从心开始”,我们期待企业拿出良心,更要通过法治建设、制度完善让消费者安心。顺应新时代,跟上新风口,构建良性生态,新消费将不断回应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也将助力中国经济蓬勃向上、行稳致远。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