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融 > 正文

中国与东盟合作韧性强增长有潜力

来源:国际商报 时间:2021-06-02 11:29:19

今年是中国与东盟建立对话关系30周年,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吴江浩在近日举行的第27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上表示,中方愿同东盟各国一道不断深化政治安全互信,提升经贸合作规模质量,加强公共卫生能力建设,拓展社会人文和可持续发展领域合作,推动中国-东盟关系实现提质升级。

展望步入“而立之年”的中国与东盟合作,双方经贸合作展现强劲韧性与巨大潜力,其产生的外溢效应将助推双边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

合作韧性强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国与东盟加强合作,推动双边贸易持续增长,共同维护了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为区域经济复苏提供了支撑。

在此背景下,东盟自去年成为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后,今年也继续保持领先优势。前4个月中国与东盟贸易总值1.72万亿元,增长27.6%,占中国外贸总值的14.8%。其中,对东盟出口9505.8亿元,增长29%;自东盟进口7650.5亿元,增长25.9%。

中国海关总署新闻发言人、统计分析司司长李魁文表示,中国东盟贸易的亮点有三,分别为消费品进口潜力不断释放、抗疫合作不断深化、能源贸易合作提速。

中国社科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钟飞腾在接受国际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从贸易形态上讲,中国与东盟之间的价值链贸易正在激增。“尤其是包含集成电路在内的机电产业,中国与东盟之间形成了新的供需关系和网络。”他进一步解释,中国与东盟之间的贸易主要是基于中间产品(零部件)的价值链贸易,东盟起到“二传手”的作用,即中国企业或在中国的外资企业,为了规避贸易摩擦,将原本直接从中国出口至美国的产品转移到东南亚加工之后再出口到欧美。

基于此,钟飞腾认为,“东盟作为中国最大贸易伙伴的地位可能是一个长期现象,上述贸易形态还会延续和发展下去”。

增长有潜力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国际经济与贸易系主任魏浩对国际商报记者表示,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框架下,以及中国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中国-东盟经贸合作将迎来更大的发展机遇和更广阔的空间。

魏浩认为,随着中国、新加坡、泰国、日本先后完成RCEP批准程序,协定距满足生效条件又近了一步,有望在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实施。RCEP的外溢效应将助推双边经贸关系再上新台阶。

在钟飞腾看来,中国与东盟经贸之所以有潜力可挖,一方面是受到双方消费需求的驱动,另一方面则与双方相互投资的增长、产业分工合作升级密切相关。“即使一些跨国公司将一些生产工序转移到东南亚,中国依然拥有全球最为完整的工业生产体系,不仅是主要的原料和零部件来源地,也承担着主要的制造工序。目前转移到境外的只是某些加工和组装环节,而且很多转移是中国主动调整产业结构的结果。”他强调,目前,中国与东盟加深贸易和供应链合作是应对疫情及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安全的重要保障。

不过,要保证中国与东盟合作的活跃度,钟飞腾认为,未来还需要在产业转型升级中找到新的、附加值更高的增长点。

对此,数字经济已被寄予厚望。在第27次中国-东盟高官磋商上,东盟方面表示愿同中方不断深化抗击疫情、经济复苏、互联互通、可持续发展、数字转型等领域合作,推动双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钟飞腾表示,中国与东盟为数字经济产品产生规模效应提供了巨大人口基数,同时双方贸易逐渐向附加值更高的产业链扩展,涉及5G、新基建等数字经济合作等。受益于此,中国-东盟经贸合作的动力将源源不断。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