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区域经济 > 正文

如何防止“数字鸿沟”扩大? 如何不落下1700万视障人士?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0-07-10 16:05:32

疫情以来,在精准防控上,中国社会的数字化优势凸显。后疫情时代,数字化转型将继续提速,但近段时间,视障人士等弱势群体如何不被技术进步落下的话题引发讨论。在普罗大众享受技术红利时,如何防止“数字鸿沟”扩大?如何不落下1700万视障人士?

对此,多位受访者表示,尽管中国近年来在推动信息无障碍技术上取得了实质性进步,但互联网应用使用体验依然参差不齐,今后发展仍有诸多障碍有待清除。一个“技术普惠”的社会需要政府、企业及研究机构等多方参与共建,中国需发力互联网“盲道”建设。

蔡琼卉是一位在杭州的盲人钢琴调音师,现在已恢复工作两个多月。27岁的她,虽然看不见,但她与同龄人一样,也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原住民”。

疫情期间,她和将近60岁的父母在富阳老家一起生活了几个月。由于出行受限,平时爱上网的她,成了家里的“顶梁柱”。网购生活必需品,为父母申请健康码,都由她在手机上完成。

视力障碍人士使用智能手机的途径主要通过“听”,目前主流的智能手机系统会自带支持读屏功能的软件。用户开启读屏软件后,手触摸到屏幕上,软件就会读出相应的文字,用户根据声音使用手机。

就现阶段而言,逾40家中国互联网公司已专门设立负责企业产品信息无障碍的部门。今年,支付宝还率先成为中国首个通过国际信息无障碍标准WCAG2.1检测的手机应用程序。但相比起中国海量级的手机程序,40家公司的参与显然是不足够的。

什么限制了中国无障碍适配技术的发展?

在支付宝无线开发工程师萧晨看来,当前最大挑战是认知的缺失,许多互联网公司管理层和产品开发人员不知道视障人士如何使用手机APP。“其实以支付宝的视障用户为例,他们使用的服务非常丰富,比如近期抢消费券,疫情期间申请健康码,参加双十一或者618购物,甚至在蚂蚁森林种树。”

目前,欧美主要国家的信息无障碍已进入立法层面,然而中国的法律对于无障碍适配虽有过一些规定,却散落在不同的法律法规之中,也并非强制要求。中国国内目前视障人士数量已有约1700万,但国内互联网产品的信息无障碍服务依然以企业或行业自律为主。

今年3月1日,一则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国家标准《信息技术互联网内容无障碍可访问性技术要求与测试方法》正式实施,这意味着“在互联网上铺盲道”取得了实质进展。业内专家建议,“互联网盲道”的建设还需推动相关法律法规的完善。

中国政法大学民商经济法学院副教授杨飞表示,互联网“盲道”建设国家标准是保障残疾人信息无障碍权的重要途径。有了“国标”之后,还需要进一步完善立法等,以支持其推动落实。

萧晨认为,中国目前在建立“互联网盲道”上还有很多课要补。推广信息无障碍还需发挥市场的力量,许多中小型互联网企业没有专业人才,资金也不充裕。因此通过市场培育出专业的公司,以其技术服务和解决方案来提升互联网行业无障碍水平,就显得更加必要。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