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项重大项目合作推进长三角一体化
6月6日,作为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此次共计签约重大合作事项19项,涉及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交通互联等多个领域。其中,涉皖13项。
此次,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精心筛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集中签约,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旨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最大力度提振各方决心,以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实现“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确保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优化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共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是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共同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经信部门共同签约。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数字经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超前部署“新基建”,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场景应用,开展车联网集成创新和合作,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
长三角面向物联网领域“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以及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加强沪苏浙皖分工合作,按照中试设备互补共享、产业布局错位衔接、市场应用统一完整的原则,共建跨区域超级中试中心,实现四个千亿的产业集群,打造全球物联网高地。
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业务合作协议,由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约。支持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提升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
共建长三角一体化量子通信干线网络、培育和发展量子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协同推进长三角量子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推动量子通信在电子政务、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量子通信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协同“握指成拳”,产业链合作必将结出硕果。
协同推进,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指出,要共同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强重大能源项目合作;协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大脑”应用。
此次重大合作事项中,长三角地区省际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协议,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交通部门共同签约。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共同推进实施一批2020年至2022年省际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项目。
长三角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由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建立长三角能源企业合作机制,探索开展大宗资源联合采购,推进区域间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长三角氢能物流示范线路,设立长三角能源母基金。
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载体建设加快。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在“一岭六县”省际毗邻区域加强创新驱动转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域旅游融合提升等多个方面合作,打造“两山”转化样板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成果承载区、省际一体化先行区和长三角中轴枢纽区。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合作协议,由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约。推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发展,扩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实现产业有序转移、精准承接,不断放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效应。
合作共建,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根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作出的安排,一市三省要共同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大学大院大所合作。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统筹协调能力,推行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合作协议,由一市三省卫生健康部门共同签约。共同加强卫生应急领域深度合作,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开展跨区域远程诊治合作,开展公共卫生科技联合攻关,开展学科人才队伍联合建设,完善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机制。
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协议,由上海、江苏、安徽一市两省商务部门以及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共同签约。开展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推进数据安全与共享合作,推动政务、行业、企业等功能性平台与“单一窗口”平台对接,优化长三角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产业基金服务平台基金库首批入库意向协议,由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保利金砖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建信合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签约。集合长三角各方资源和力量,以“政府指导、市场主体、政策支持、各方参与”为原则,搭建长三角产业基金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将有更好的科技服务。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科技部门共同签约,集成长三角创新资源,强化三大枢纽功能定位,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共同筹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支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引领性平台。(记者 吴量亮)6月6日,作为2020年度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系列重要活动之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重大合作事项签约仪式在浙江湖州举行。此次共计签约重大合作事项19项,涉及产业合作、科技创新、生态环保、交通互联等多个领域。其中,涉皖13项。
此次,沪苏浙皖一市三省精心筛选一批重大合作事项集中签约,确保疫情防控与经济发展两不误,旨在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面落实“六保”任务,坚持以最大力度提振各方决心,以最大程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化危为机、逆势而上,实现“战疫一盘棋,夺取双胜利”,确保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
优化布局,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
共同优化和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打造世界级产业集群和标志性产业链,是长三角实现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共同推进长三角数字经济一体化发展战略合作协议,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经信部门共同签约。共同打造数字经济发展高地,推进数字经济重大创新平台建设,超前部署“新基建”,深化工业互联网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推动数据开放共享和场景应用,开展车联网集成创新和合作,搭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合作交流平台。
长三角面向物联网领域“感存算一体化”超级中试中心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上海市嘉定区、江苏省无锡市、浙江省杭州市、安徽省合肥市人民政府,以及中电海康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加强沪苏浙皖分工合作,按照中试设备互补共享、产业布局错位衔接、市场应用统一完整的原则,共建跨区域超级中试中心,实现四个千亿的产业集群,打造全球物联网高地。
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业务合作协议,由长鑫存储技术有限公司、苏州瑞红电子化学品有限公司、宁波江丰电子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昇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共同签约。支持长鑫12英寸存储器晶圆制造基地项目建设,提升长三角地区集成电路产业竞争力。
共建长三角一体化量子通信干线网络、培育和发展量子通信战略性新兴产业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浙江东方金融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江苏省通信服务有限公司、科大国盾量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协同推进长三角量子通信干线网络建设,推动量子通信在电子政务、金融、大数据、云计算等领域的应用,在长三角地区率先构筑可持续发展的量子通信产业生态系统。
产业协同“握指成拳”,产业链合作必将结出硕果。
协同推进,完善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
今年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指出,要共同加强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协同推进交通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加快打造“轨道上的长三角”和世界级港口群、机场群;加强重大能源项目合作;协同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拓展“城市大脑”应用。
此次重大合作事项中,长三角地区省际交通互联互通建设合作协议,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交通部门共同签约。贯彻落实《长江三角洲地区交通运输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规划》,共同推进实施一批2020年至2022年省际互联互通的重大交通项目。
长三角能源基础设施一体化合作框架协议,由申能(集团)有限公司、江苏省国信集团有限公司、浙江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安徽省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建立长三角能源企业合作机制,探索开展大宗资源联合采购,推进区域间能源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打造长三角氢能物流示范线路,设立长三角能源母基金。
长三角地区产业合作载体建设加快。共建长三角产业合作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由江苏省无锡市、常州市,浙江省湖州市,安徽省宣城市人民政府,以及光明食品(集团)有限公司共同签约。在“一岭六县”省际毗邻区域加强创新驱动转型、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全域旅游融合提升等多个方面合作,打造“两山”转化样板区、新兴产业集聚区、创新成果承载区、省际一体化先行区和长三角中轴枢纽区。
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合作协议,由江苏省苏州市、安徽省滁州市人民政府共同签约。推动中新苏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扩区发展,扩区面积约41平方公里,实现产业有序转移、精准承接,不断放大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示范效应。
合作共建,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
根据长三角地区主要领导座谈会作出的安排,一市三省要共同强化公共服务便利共享。整体谋划、系统重塑、全面提升长三角一体化公共卫生体系,深化大学大院大所合作。提升区域社会治理统筹协调能力,推行矛盾纠纷化解“最多跑一地”。
长三角区域公共卫生合作协议,由一市三省卫生健康部门共同签约。共同加强卫生应急领域深度合作,建立公共卫生安全信息互联互通机制,开展跨区域远程诊治合作,开展公共卫生科技联合攻关,开展学科人才队伍联合建设,完善平战结合的医疗救治资源配置机制。
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协议,由上海、江苏、安徽一市两省商务部门以及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共同签约。开展长三角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合作共建,推进数据安全与共享合作,推动政务、行业、企业等功能性平台与“单一窗口”平台对接,优化长三角跨境贸易营商环境。
虹桥国际开放枢纽长三角产业基金服务平台基金库首批入库意向协议,由上海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与保利金砖资本投资有限公司、浙江浙商金控有限公司、建信合翼(上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安徽省投资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共同签约。集合长三角各方资源和力量,以“政府指导、市场主体、政策支持、各方参与”为原则,搭建长三角产业基金服务平台。
创新创业将有更好的科技服务。由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一市三省科技部门共同签约,集成长三角创新资源,强化三大枢纽功能定位,探索和完善运行机制,共同筹建长三角国家技术创新中心,打造支撑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建设的引领性平台。(记者 吴量亮)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