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区域经济 > 正文

新技术落地兰州:半小时侦测千种农药残留保“舌尖安全”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0-08-25 14:57:30

“应用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后,1000多种农药半个小时就能检测出来。”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首席科学家庞国芳表示,全国首家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的落地,使得更全面的实施国家农药残留监控计划、构建国家级农药残留基础大数据库在时间和成本上成为可能。

24日,“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启用暨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

“以前工作人员使用传统方法对照检测果蔬农药残留,成本高,耗时长,需要十几天甚至更长的时间才能检验出几十种农药残留。”兰州市食品药品检验所副所长吴福祥说,如今这项国内前沿技术在兰州启用,实现了农药残留检测信息化和电子化。

8月24日,“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启用暨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图为庞国芳院士(右一)介绍新技术。 史静静 摄

8月24日,“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启用暨甘肃省种植中药材外源性污染物监测工程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兰州举行。图为庞国芳院士(右一)介绍新技术。 史静静 摄

庞国芳说,农药残留检测电子化实施后,相当于给每一种农药建立了“电子身份证”。与传统检测技术相比,新技术由传统物质标准变为数字化电子标准,同时也实现了农药残留由靶向检测向非靶向筛查的跨越式发展。

多年来致力于农药化学污染工作的庞国芳说,目前利用这项技术,可以对百余种水果和蔬菜、1200种常用农药进行快速侦测,使得农药残留分析更加简便、快捷、经济、高效,大幅度扩展了农药残留检测的品种。

兰州市副市长马彩云表示,兰州与庞国芳院士合作建成国内首家食品药品检测领域院士专家工作站,新技术应用到高原夏菜和中药材的农药残留检测中,将在兰州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提升、特色农产品和中药材优质品牌打造、食品药品安全工作高质量发展保障等方面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甘肃独有的优质生态资源,盛产中药材,被誉为“天然药库”。面对民众健康安全新需求和市场发展新要求,庞国芳表示,甘肃中药材产业规模巨大,下一步要对“中药材中农药残留高通量非靶向侦测技术”进行研究,从源头保证中药材“道地”品质。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