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七天培训出的月嫂 敢用吗?

来源: 时间:2019-04-03 16:46:42

最近,浙江杭州一个家庭花费3万元请了51天的月嫂,期间不仅宝宝和妈妈生了病,一家人还因加班费问题被月嫂破口大骂。记者调查发现,市场的火爆导致月嫂行业良莠不齐,交一两千块钱,培训7~10天,拿着培训中心颁发的各种五花八门的证书,就可以出师接单。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对月嫂的需求达400万人,而现有实际从业人员不足100万人。当一种市场供给出现巨大缺口,往往会产生服务价格高、服务质量难保证的问题。从记者调查看,月嫂培训至少有三乱:培训7~10天,时间这么短,能否学到专业服务让人怀疑;课程五花八门,意味着培训内容并缺乏规范;证书不统一,说明发证机构混乱,或者说存在随意发证。

就发证机构而言,不仅培训机构可以发,家政协会也能发。此外,商业联合会、人才研究会、某某培训网等机构都在发证,且全部自称全国通用,雇主显然很难甄别,而月嫂们则利用这类证书提高身价。月嫂培训乱象不仅损害雇主权益,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公众生育意愿,进而影响全面二孩政策的落实。

目前,这一领域虽然已有《家政服务母婴生活护理服务质量规范》等国家标准以及《家政服务提质扩容行动方案(2017年)》,但仍未能彻底纾解月嫂市场尤其是月嫂培训领域的乱象。所以,还应针对月嫂培训乱象拿出专门治理方案,促进月嫂市场规范化。其一,月嫂经过哪些培训以及发哪些证书要大致统一。其二,谁来培训和发证,也要统一规范。其三,相关证书要在统一平台可供查询。可以考虑将月嫂培训纳入职业教育体系。

上个月商务部称我国将建立家政服务业信用体系,并实施守信主体“红名单”和失信惩戒“黑名单”制度,未来消费者选择家政服务人员时将可参考“红黑名单”。这些举措是必要的,但对解决月嫂培训乱象的作用仍有限,《国家职业资格目录》中针对月嫂行业只有“育婴员”“保育员”的职业设置,不能适应社会发展。

月嫂工作涉及母婴护理、保健、急救等多种知识,比一般保姆要求高。英国、美国、日本等国家的很多大学都设有家政系,菲律宾的家政服务更是全球公认。要提高我国包括月嫂在内的家政服务人员的专业素质,有必要从细化职业资格到建立专业化培训培养体系全面发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这也是为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发力。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