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董浩珉:听一粒米讲述人类文明的故事

来源: 时间:2019-07-10 16:43:04

新华网北京7月9日电(张欣然)由中央新影集团出品的大型历史文化纪录片《稻米之路》已于7月6日和观众见面。该片通过对“稻米”这种普通食物的全新审视,看到其所负载的中国文明如何与各国文明相融相生,将中国和整个亚洲紧密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个特定的文化圈。总导演董浩珉接受专访,讲述纪录片整体的脉络以及该片摄制四年里的故事。

《稻米之路》早在2015年就已经立项了,从前期调研到拍摄再到后期制作完成历时四年之久。对于制作的跨度之大,董浩珉表示:“纪录片导演的工作,在我看来是非常有趣的工作。它有点像新闻工作,每次都是面对全新的事物,而且还是不了解的事物,每一次都要重新开始学习。”

董浩珉曾主导拍摄《瓷路》《景德镇》两部中央电视台重点纪录片,获得多个国内纪录片奖项,在历史题材的掌控上可谓经验丰富。但在拍摄《稻米之路》时,他起初也有些犯难。《稻米之路》显然不是一个农业节目,但也不是单纯的历史纪录片。董浩珉希望通过这种食物来见微知著,由稻米发展的故事来反观人类的历史,讲述一个文明的故事。

为了能够从一个食物的微小角度展开到宏大叙事,《稻米之路》团队采访了许多国内相关领域的专家。这其中有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的副教授秦岭、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的研究员赵志军、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的教授邹逸麟、陕西师范大学西北研究员的教授李令福等等,这些专家的支持使得《稻米之路》在制作中,首先能够在文献上穿透历史,其次从食物上追溯历史,最后再从食物上拓展开,从稻米的历史搭建起讲述能够人类文明故事的知识框架。

光有框架还不够,找到合适的故事去拍摄才能形成一个可以呈现给观众的作品。“拍摄纪录片的方式方法,不管是实拍也好,再现也好,我觉得重点是怎么去理解我们要表达的真实,以及作者要如何传达他的真实。”董浩珉在《稻米之路》中把讲当今的故事放在了更重要的位置。和之前的作品《瓷路》不同,《稻米之路》刻意减少使用了“情景再现”的拍摄手法,通过讲述新鲜的故事来提高观众的兴趣,以使观众洞悉过去发生的事情。

在与专家进行研讨并对稻米的种种背景资料进行分析后,拍摄组的足迹遍布中国的东北三省、西南、西北,以及日本、泰国、印度、俄罗斯、意大利等全球主要稻米种植区,为观众带来了浙江考古发现骨笛、马来西亚首富郭鹤年的大米产业、日本相扑与稻米的关联、稻米在欧洲旅途中遇到的气候、文化差异等新鲜有趣的故事。

董浩珉认为,其实并非单纯是人类驯化水稻,这其中也有水稻选择被人驯服的因素。每个生物都要一代一代传下去,这是生命的根本目的。“我可以肯定地说,《稻米之路》不只是农业的故事,更是一个人类的文明的故事,这里面你能够真正理解大米。”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