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科技助力破解停车难

来源:人民日报 时间:2020-06-12 08:49:25

辽宁沈阳700多家路内、路外停车场接入智慧停车平台,涉及8万多个停车泊位;北京实施道路停车改革,将道路停车位分为白实线停车位和白虚线停车位,实行电子收费……近年来,针对停车难这一城市社区中的老大难问题,各地纷纷推出破解办法。从治理违停、复画车位线,到引入科技力量、上线智慧停车,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落地正在形成治理合力。

停车看似小问题,却折射城市治理的大学问。治理停车难并不容易,首先“撞上”的就是车多地少的基本面。目前我国大城市小汽车与停车位的平均比例约为1∶0.8,中小城市约为1∶0.5,而发达国家约为1∶1.3。有限的空间,注定了治理是在“螺蛳壳里做道场”,需要的是绣花功夫。微观来看,社区环境千差万别,围绕停车位的产权问题复杂多样,造成各地停车难的直接原因各有不同。可以说,一个小小的车位,已经成为衡量社区治理水平的标尺。破解停车难的问题,急需一场深度治理。

伴随5G、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走向成熟,科技赋能为治理停车难提供了新路径。诸如停车空间的动态显示、立体式停车楼的引入使用、共享车位APP上线运营等,都展现了新技术解决“老问题”的巨大潜能。也要看到,技术创新为社区治理开辟新路径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制约技术应用的短板。比如立体停车楼的建设,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投入?收益如何在社区和投资方之间平衡?再比如共享车位APP的使用,社区如何统筹资源,让分属于不同产权单位的车位放到同一个平台上共享?等等。回答好这些问题,才能更好支撑起日新月异的技术方案。

社区治理是一个系统工程,解决停车难需要增强系统性、前瞻性。目前,全国汽车保有量在2.6亿辆左右。突飞猛进的增长令世人惊叹,但“成长的烦恼”随之而来。如果说今天的停车问题很大程度上来自车辆增长速度超过预期,那么着眼长远的社区规划,也应当充分考虑中国“人均汽车保有量”刚达世界平均水平的现实,做好充足预估,给未来留够空间。同时,绿色、低碳出行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创造鼓励无车出行的人居环境,需要下更大力气。做好加减法,方能减轻城市的空间压力。

“要改革创新,完善基层治理,加强社区服务能力建设,更好为群众提供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解决好停车难等问题,是提升精准化、精细化服务能力的一道必答题。加快形成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社会参与的系统治理格局,在解决民生难题中倒逼治理水平提升,才能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