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浙江大学展出3D打印数字化石窟 让文物“活”起来

来源:中国新闻网 时间:2020-06-12 15:28:40

让文物“活”起来,让文物“走”出来,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12日在浙江大学亮相。当日,由浙江大学与山西省文物局主办的“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在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开幕。

“凿石开山,因岩结构,真容巨壮,世法所希。”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座由皇家开凿兴造的大型石窟寺,其洞窟形制和造型风格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建筑和雕塑艺术的优秀水平。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展出的云冈石窟复制窟。卢绍庆 摄

本次展览分为四个单元,精选云冈石窟研究院所藏石雕造像、碑刻、陶瓷器具、建筑构件等文物112件(套),许多展品系首次向公众集中展出。展品还包括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联合完成的可拆卸3D打印数字化石窟。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博物馆馆长、艺术与考古学院院长白谦慎说,这次展览主要展示云冈石窟的考古成果和其在学术史上的意义,以及在数字化时代文物保护、展现和传承的新探索。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展出的云冈石窟复制窟。卢绍庆 摄

3D打印数字化石窟位于展览的第四单元,是以数字化1:1复原的云冈第12窟。第12窟又名“音乐窟”,其中雕刻的天人形象和中外乐器,展现的是中国古代最早的“宫廷交响乐团”。

2016年8月起,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与云冈石窟研究院合作,对第12窟进行高保真三维数字化数据采集。之后,经过摄影测量计算和人工交互三维处理,合作团队建立了第12窟的高保真彩色三维模型。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第一单元。卢绍庆 摄

等3D打印的高分子材料固化成型后,云冈石窟研究院美术工作团队依照古法用矿物颜料为复制窟上色,历经8个月完成复制。

浙江大学文化遗产研究院副院长李志荣认为,这项工作一定程度上是“再造”一个石窟。

点击进入下一页

图为“魏风堂堂:云冈石窟的百年记忆和再现”特展展出的菩萨立像。卢绍庆 摄

合作团队专家表示,该项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在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及传承利用中实现了多方面的技术突破。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