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蓝光是否对视力有害?防蓝光产品是否具有预防近视的功效?如何科学选择电子产品?

来源: 光明网 时间:2020-07-16 15:35:06

近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许多大中小学校持续采用线上方式开展教学。由于线上教学需要学生长时间使用手机、电脑等电子产品,对学生视力产生较大负担,一些商家遂开始炒作电子产品的“蓝光危害”,宣传推销能“预防近视、保护视力”的防蓝光眼镜、防蓝光贴膜等产品。

那么,蓝光是否对视力有害?防蓝光产品是否具有预防近视的功效?如何科学选择电子产品?在使用电子产品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中国消费者协会就此梳理了有关专家观点和消协组织比较试验结果,于7月13日发布消费提示提醒消费者,电子产品的蓝光并非导致近视的“罪魁祸首”,防蓝光眼镜选择不当对预防近视有害无益。

蓝光照射达到足够时间和强度可能造成视网膜伤害

随着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产品的普及和儿童青少年近视率的不断上升,加上经营者大肆宣传蓝光的危害,让不少家长将孩子近视的“罪魁祸首”归咎于蓝光。

但据中国消费者协会介绍,蓝光只是具有造成视网膜损伤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与视网膜接收到的蓝光剂量有关。也就是说,蓝光照射只有达到足够的时间和一定强度后才有可能造成视网膜伤害。

有专家指出,蓝光对眼睛的主要伤害可能是会导致眼底出现黄斑病变,但这是在长时间、高强度的照射下产生的。目前医学界认为,影响黄斑病变的主要因素是年龄,而不是蓝光。

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质量合格的电子产品已经过滤了有害的短波蓝光,其蓝光危害值基本都处于无危险级别。即正确使用手机、平板电脑所接触到的蓝光一般不会对眼睛造成损害。目前也没有蓝光导致近视的直接证据。

消费者应理性看待防蓝光产品

针对一些商家通过对防蓝光产品的性能进行虚假夸大宣传,过度解读蓝光的危害,高价推销防蓝光产品,中国消费者协会表示,消费者应理性看待。

多位专家指出,医学上暂时还没有充足的证据证明防蓝光眼镜等产品在防控近视方面能够起到显著效果。相反,因防蓝光产品数量众多,产品质量参差不齐,如果选购不当,反而容易给孩子的眼睛带来伤害。

有专家指出,当前的防蓝光眼镜多存在以下问题:一是有的产品对损伤眼睛的短波蓝光没有防护效果;二是有些产品完全屏蔽了蓝光,即过度防护;三是由于防蓝光镜片大都带有颜色,这就会造成一定的“色偏”,如果长时间使用,反而容易加剧视觉疲劳。

中国消费者协会于2019年委托专业检测机构,就市场上销售的手机、平板电脑和电视机产品开展了比较试验。结果显示,全部13款样品均无蓝光危害。

但测试结果也表明,儿童青少年一次观看电子屏幕的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

建议有效控制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

据了解,医学界对于造成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罪魁祸首”已经达成基本共识,即儿童青少年近视主要是由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导致视疲劳和使用姿势不当造成的,有效控制用眼时间、保持正确的用眼姿势才是预防近视的主要方式。

为科学指导疫情期间儿童青少年近视预防,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组织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北京市疾控中心、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眼视光中心制定并印发了《儿童青少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近视预防指引(更新版)》,就线上学习期间近视预防、复学后近视预防等作出明确要求。如限制线上学习的电子产品使用时间、尽可能选择大屏幕电子产品、电子产品亮度调节应避免过亮或过暗、电子产品摆放位置应避开光线直射、采用正确的读写姿势和保持适当的观看距离等。

中国消费者协会提醒儿童青少年及家长,不必过分担忧蓝光对眼睛的危害,不要盲目迷信防蓝光产品广告中宣称的近视防护效果,要选择适当的电子产品。同时,家长要多关注孩子的用眼卫生,合理用眼,保护视力。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