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限越多?怎样解开塑料污染“死结”
塑料是现代生产生活中最重要的基础材料,人们几乎每天都会接触到塑料制品。然而,不规范地生产、使用塑料制品和处置塑料废弃物,浪费能源资源,加剧了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加大了资源环境的压力。积极应对塑料污染,事关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高质量发展,也是“十四五”生态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任务。继今年年初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之后,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生态环境部等九部门近日又联合印发《关于扎实推进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的通知》,吹响了新一轮塑料污染治理的进军号角。
其实,面对无法回避的塑料污染,我国早已行动起来。改革开放至今,我国限塑和禁塑前后大致历经了三个阶段。
1986年,铁路上首次使用塑料快餐盒,因具有便利性和价格低廉等特点,很快普及开来。但大量的白色餐盒被丢弃于铁路沿线,带来了严重的“白色污染”。2001年,国家经贸委发布紧急通知,要求立即停止生产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这就是最早的“限塑令”。2007年12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次年5月,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及工商总局公布《商品零售场所塑料购物袋有偿使用管理办法》,这两个文件通常被称为第二版“限塑令”。
声势浩大的全民限塑运动推行10多年后,塑料污染仍然未得到显著控制,甚至愈来愈严重。
笔者认为,从“限塑”到“禁塑”,治理塑料污染是典型的知易行难的问题。在经过屡败屡战的历程后,必须选择新的突围路径,拿出切实管用的措施,解开“越限越多”的塑料污染“死结”。否则,在价廉物美的可降解塑料替代品出现以前,新的限塑政策难免在现实中“水土不服”。
其一,集国家之力研发替代用品。研发和推广可降解、易回收、易处理、不污染或少污染,经济又实用的塑料替代品,是治理塑料污染最理想的办法。当然,这也是世界其他国家,包括发达国家的科学家们梦寐以求的事情。可降解塑料行业在国内发展已经超过20年,却迟迟不能大规模推广,重要原因就在于成本高、价格高、可加工性差,根本无法与现行价廉物美的塑料争夺市场。显然,能够取代现行塑料的替代品,并不是那么容易研发出来的,必须集国家之力进行攻关。
其二,引导公众尽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一方面,通过多种形式宣传引导公众,增强环保意识,践行绿色生活方式,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特别是减少使用“因为价廉扔了也不心疼”的塑料袋。另一方面,在商场、超市、药店、书店等场所,推广使用环保布袋、纸袋等非塑制品和可降解购物袋,鼓励设置自助式、智慧化投放装置,方便群众生活。
但在这方面,要持有理性的期待,毕竟在日常生活中谁都想图个方便。相较而言,非塑制品替代物不仅不方便,还会让人多花钱。
其三,推进塑料废弃物回收和无害化处置。结合垃圾分类,建立健全塑料废弃物回收体系,加大塑料废弃物回收和处理力度。推动电商外卖平台、环卫部门、回收企业等开展多方合作,在重点区域投放快递包装、外卖餐盒等回收设施,最大限度地减少塑料废弃物的随意丢弃和堆放。与此同时,要在国家层面投入必要的财力和科研力量,研发现行塑料的无害化处理技术。目前,塑料废弃物填埋占土地,且长时间不分解;如果焚烧或再利用,又污染大气和水环境。必须通过研发新技术来突破这一窘境。
其四,采取必要的强制性措施。在实行倡导性措施的同时,还要认真总结吸取多年来限塑、禁塑效果欠佳的原因教训,采取有效的管控手段。
一是要像烟酒一样实行高税收。对方便、实用、价廉、易丢弃的塑料制品(如塑料袋)实行高税收,大大提高易丢弃的塑料制品价格,让老百姓购买塑料制品时掂量自己的钱袋子,从而不轻易购买、不轻易丢弃。
二是要提高行业准入门槛。生产塑料制品技术、工艺、设备简单,但不能允许随意办个工厂就可以生产易丢弃的塑料制品,在什么地方都可方便地买到易丢弃的塑料制品,要提高门槛,改“方便”为“不方便”。
三是要像对待醉驾一样严惩重罚。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禁止废塑料进口。这些禁令已出台多年,之所以没得到落实,其中重要原因就在于惩罚性措施没有跟上。因而,一些人根本不把这些禁令当一回事。在限塑、禁塑的问题上,要借鉴国家治理酒驾的成功经验,出台配套管用的法律法规。在限塑、禁塑问题上,国家若采取强力措施,严厉打击违规生产、销售国家明令禁止的塑料制品的行为,塑料污染治理也一定会收到明显效果。
作者:贺震 东南大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研究院特邀研究员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