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电鱼被判生态赔偿事件传递从严信息

来源:广州日报 时间:2020-07-31 14:30:06

7月28日,安徽省安庆市迎江区人民法院依法宣判了一起非法捕捞水产品犯罪案件,被告人张某桥一审被判处拘役三个月,缓刑四个月,并赔偿生态补偿金23040元、评估鉴定费5000元。

因电鱼行为被判拘役,并不令人意外,尤其在禁渔期间,不过被判赔偿生态补偿金,则比较新鲜。在许多人的固有认知中,某个人干了违法的事,给他人造成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要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而对生态环境造成损害的,除非情节特别恶劣、后果特别严重,否则,一般不会被提及。

电鱼是一种掠夺性、毁灭性捕捞,极具破坏力。对鱼类来说,电极所到之处,不论大鱼还是小鱼都难逃死亡厄运,“断子绝孙”式捕捞对渔业资源造成严重破坏;对水环境来说,大量被电死的鱼及其他生物,只有很少数被捕捞者带走,大部分尸体会沉入水底,逐渐腐败变质,从而危害水体生态。“谁污染、谁治理,谁破坏、谁修复”,从这个角度上说,让电鱼者赔偿生态补偿金合情合理合法。

对破坏生态环境的违法行为,除了追究当事人的刑事责任,还追加民事责任,彰显了“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的政策导向,体现了“健全生态保护和修复制度”的制度内涵。其重要意义,一在修复生态环境,二在唤醒环保意识,三在整合环保力量。尤其在唤醒公众的环保意识方面,“以案说法”有着其他宣传教育方式不可比拟的影响力。电鱼者被判赔偿不菲的生态补偿金,让普通群众明白,许多在过去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的行为,对生态环境都是有害的,在今天已不合时宜。

要说对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有啥期待,窃以为有二。一是相关部门要绷紧生态环境保护这根弦,让环境保护的“法眼”先审一审,凡是对生态环境造成实质损害的案子,都要追究被告的经济责任,令其为生态环境修复埋单。二是专款专用。生态补偿金要用于生态恢复、环境保护,方不辜负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这一制度的设计初衷。如果进了地方财政账户,生态补偿金就趴在里面一动不动,成了“僵尸资金”,那也没有多大意义。有的地方法院直接判被告人采取投放鱼苗、补植树木等进行生态修复,简单而有效,做法值得推广。

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让生态环境破坏者承担比之前更重的法律成本,必将形成倒逼机制,让公众认识到生态环境不再是可以任意损害、毁坏的“公地”。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制度从制定到落地、从被认知到受尊重,有一个过程,尚需各方用心经营。(连海平)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