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8个区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率先实现达标
1月18日下午,北京市“回顾 ‘十三五’展望‘十四五’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大气污染治理专场召开。北京青年报记者获悉,2020年,密云、怀柔、延庆等8个区PM2.5年均浓度已率先实现达标,占全市域面积的近80%。“十三五”时期,北京以超常规的措施和力度治理大气污染。截至目前,天然气、外调电、油品等清洁能源占比已达到98%以上。展望“十四五”,北京将构建以光伏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体系,为实现“碳达峰”、扎实开展“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于建华介绍,“十三五”时期是迄今为止北京市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最大,成效最明显的五年。2020年,全市PM2.5年均浓度为38微克/立方米,较2015年下降42.6微克/立方米,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26”城市中保持最优,超额完成“十三五”规划目标任务。其中,密云、怀柔、延庆、门头沟、平谷、昌平、房山、顺义等8个区率先实现达标,占全市域面积的近80%。
其他三项主要污染物均稳定达标。于建华介绍,2020年,可吸入颗粒物(PM10)、二氧化氮年均浓度在2019年首次达标后继续下降,分别为57微克/立方米、2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年均浓度为4微克/立方米,稳定达标并连续四年保持个位数,与世界发达国家大城市水平基本相当。
据统计,全年优良天较2015年增加90天。2020年,全市累计优良天数276天,占比75.4%,比2015年增加90天;其中,一级优106天,比2015年增加54天。重污染10天,比2015年减少36天,重污染发生频率、峰值浓度、持续时间均明显下降。
“十三五”时期,北京打赢蓝天保卫战取得决定性成就。北京市发改委一级巡视员、市能源办专职副主任王英建介绍,北京推动能源结构向清洁化方向发展,加速调整能源结构,天然气、外调电、油品等清洁能源占比达到98%以上。能源高质量发展水平进一步提高,保障了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保障了重大活动需要、保障了城市运行需要、保障了人民群众用能需要,呈现出“又稳又好”发展态势。
展望“十四五”,北京将建设智慧城市电网,发挥电力在能源互联网中的纽带作用,提高可再生能源消纳和存储能力,推进电气化发展。完善天然气管网体系,加快储气设施建设。优化供热体系结构,促进新技术应用。优化成品油供给。
北京市发改委一级巡视员、市能源办专职副主任王英建介绍,在智慧高效发展方面,北京将推进能源系统数字化智能化发展,发挥首都科技创新优势,推进能源新技术与智慧城市融合发展,重点突破一批能源利用新技术、新装备。构建多能互补、精细调控的新型智慧供能方式。统筹供热与制冷系统耦合应用,加快热网系统智慧化、高效化改造,全面推进余热利用。
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落实可再生能源优先理念,北京将推进光伏、热泵等可再生能源技术规模化应用,实现与城市建筑、基础设施、现代农业设施、矿山修复治理的融合发展,进一步突破氢能、超低能耗等技术应用。推动城市副中心、大兴机场及临空经济区等重点功能区创建绿色能源示范区。加大绿色电力调入力度。促进山区农村能源科学发展。构建以光伏发电等为主的可再生能源电力体系,为实现碳达峰、扎实开展碳中和提供有力支撑。
重点
北京压减近千万吨燃煤 基本实现清洁供热
北京市发改委一级巡视员、市能源办专职副主任王英建介绍,“十三五”时期,压减燃煤近千万吨,占全市煤炭高峰总消费量的三分之一。建成四大热电中心、开展燃煤锅炉改造、实施民用散煤清洁替代……全市煤炭消费量由2015年的1165万吨大幅削减到2020年的173万吨,煤炭在全市能源消费中比重由13.7%降为1.9%。据专业研究机构分析,近二十多年来,压煤措施对二氧化硫减排量贡献占八成以上(84%)、对PM2.5直接减排量贡献占五成以上(54%)。
北京清洁能源保障能力显著增强。 “十三五”时期,北京增加外受电通道,使全市供电可靠率提升至99.995%;完善燃气供应体系,支撑“煤改气”工程。王英建介绍,目前全市城镇地区供热面积达到8.95亿平方米,基本实现清洁供热。运输结构清洁化也在加快推进,实施新车国六(B)排放标准,发展新能源汽车,累计建成新能源汽车充电桩22.5万个、换电站140余座,基本形成小于5公里服务半径充电网络。
此外,北京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量超额完成“十三五”预期目标。初步测算,2020年全市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应用总量超过600万吨标准煤,占比超过8%以上。
初步核算,“十三五”前四年,本市以约8.2%的能源消费增长支撑了约29.2%的经济增长,能源利用效率全国最优——万元GDP能耗0.23吨标准煤,下降幅度全国最大——“十三五”期间预计下降21%左右,有望成为全国唯一的一个连续14年超额完成国家下达节能任务的省级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
三环以内实现24小时地面公交全覆盖
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容军介绍,“十三五”时期,北京交通行业能耗总量控制在314万吨标准煤以内,单位能耗和污染物排放较“十二五”末分别下降了5%和30%。截至2020年底,全市轨道交通日均客运量超千万人次;三环以内实现24小时地面公交全覆盖;自行车出行比例由2015年的9.5%上升至12.1%。过去五年,北京中心城绿色出行比例以年均1个百分点的速度持续攀升,由“十二五”末的70.7%提升至2019年底的74.1%,绿色低碳出行已成为市民的首选,从源头减少了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容军介绍,“十三五”期间,北京每年淘汰的老旧公交车100%更新为新能源车,新能源与清洁能源公交车占比已超过90%;推广纯电动出租车1.1万辆;实施国三标准柴油货车全市域禁行,对符合条件的新能源轻型物流车实施运营激励,累计淘汰营运柴油货车6.9万辆。
“十四五”时期,北京将继续发展绿色交通,持续优化出行结构、运输结构和能源结构。加快推进轨道交通网与地面公交网、慢行系统网多网融合发展,构建便利互通的公共交通体系,培育绿色出行文化;更大力度推进机动车“油换电”和货物运输“公转铁”,继续削减交通行业车用柴油总量;不断深化交通综合治理,充分利用出行大数据、北斗、5G等智能解决方案减少道路交通拥堵,降低机动车污染物排放。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