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恺高新区:1-5月有45宗项目动工 投资总额超400亿元
“产业立区,项目为王”。近日,仲恺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在一场动工会上,这样概括了仲恺作为国家高新区的发展理念。
今年以来,仲恺的产业项目建设如火如荼。1—4月,该区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分别达152亿元、867.9亿元、4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51.5%、55.9%。今年截至5月,仲恺新签约的项目就有56宗,计划总投资达1108亿元。有45宗项目动工,投资总额超400亿元。
项目密集签约和动工,一方面由于“量”的壮大为仲恺产能提升提供了保障;另一方面,由于“质”的提升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了动能。
壮大体量新签约项目预计总产值2067亿元
今年一季度,仲恺地区生产总值达172.3亿元,增长38.2%,为全年的增长奠定了较好的基础。当然,更大的动能来自今年新签约、动工或竣工的项目。
记者从仲恺高新区经济发展局获悉,在这些项目中,投资额超10亿元的有19宗,多宗项目预计年产值在30亿元以上。
比如,视联动力信创产业项目(一期)和博实结高精度北斗定位+物联网终端产业园项目,预计年产值都是30亿元。亿纬动力xHEV电池系统项目、港之龙科技生产建设项目、拓邦智能控制器暨锂电池扩产增效项目、创维惠州仲恺数字产业基地项目,预计年产值分别为32亿元、40亿元、71亿元和200亿元。已投产的巨无霸项目TCL集团模组整机一体化智能制造产业园,预计年产值888亿元。
从新签约项目来看,56宗项目如果全部达产,预计可以实现2067亿元产值。已经动工的45宗项目,达产后预计实现900多亿元产值。
企业是经济发展的基本细胞,从发展态势来看,仲恺多家企业正在向百亿、千亿产值进发。在近期举行的一场动工会上,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介绍,该集团未来10年将在仲恺打造年产值200亿元的高端制造基地。亿纬锂能董事长刘金成则透露,公司产值从10亿元到100亿元用了7年,今后要进一步拥抱新能源时代,冲着千亿产值的目标进发。他还介绍了公司为达到这个目标在技术、研发和产品等方面所做的准备。在此之前,TCL(王牌)、德赛电池、龙旗电子等企业的产值早已破百亿。
从项目引进落地的密集程度,到龙头企业奔向百亿和千亿产值的雄心,无不显示了仲恺产业发展的勃勃生机。因此,仲恺高新区管委会负责人在谈到仲恺发展形势时满怀信心,并表示仲恺今年的地区生产总值和规上工业增加值都要达到11%以上。在“十四五”期间,仲恺高新区地区生产总值要突破1000亿元,在全国高新区排名进入前30名。
赋能转型电子信息产业细分领域更先进
事实上,在仲恺的计划中,冲刺全国高新区前30名意味着进入一流高新区的行列,而这样的目标绝不仅仅体现在产值的体量方面,更体现在产业的先进程度上。
“创新是高新区的灵魂”,这是在仲恺经常听到的一句话。近年来,从仲恺的政界到商界,从口头到行动上,都在践行这个理念。
在仲恺东江科技园,江丰电子项目一期厂房主体结构已经验收,工人挥汗如雨,加紧推进其他楼栋的建设。江丰电子广东公司总经理赵丽介绍,正在建设的是高纯溅射靶材及设备关键部件产业化项目。超高纯溅射靶材是半导体芯片和显示面板制造过程中的关键材料之一,以前主要被日本和美国的几家公司垄断。如今,公司已掌握了这一核心技术,打破了国外巨头的垄断。项目建成投产后,将成为江丰电子华南超高纯溅射靶材的研发和制造中心,将促进珠三角半导体等相关产业的上下游融合。也就是说,不仅做生产,也从事研发活动,计划今年实现投产。
加强研发的不只是江丰电子,创维集团创始人黄宏生表示,创维以前在仲恺主要做代工,今后将从代工向自主研发和自主制造转变。
在潼湖生态智慧区,得益节能服务产业智能制造总部与示范基地项目也于近期动工,将研发生产新一代智能装备、一体化高效中央空调机房等产品,服务国家低碳产业和碳中和战略。
无论是半导体还是智能制造,一个又一个新项目表明,仲恺的产业已不再像多年前一样处于低端的代工水平,更多企业和项目把研发也放在了这里。
目前,仲恺已形成“3+6”产业集群,包括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3大支柱产业和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大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6大新兴产业。在智能终端产业,德赛西威、龙旗电子、硕贝德、九联科技等成为各自领域的龙头企业;在新型显示产业,TCL王牌、华星光电、旭硝子显示玻璃已达到行业先进水平;新能源产业的多家新旧企业纷纷瞄准产业前沿,从技术研发到人才储备作了大量布局。以此为基础,仲恺的电子信息产业正在逐步迈向中高端。
强化保障加大用地供给、做大产业平台
从产业布局到项目引进,仲恺当前的发展可谓动力十足,如何保障这些项目顺利落地投产?如何提供持续的发展动力?
仲恺高新区委书记吴献民表示,企业和项目是仲恺高新区的发展命脉,仲恺高新区将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深化实施“净地交付”和“拿地动竣工”联动机制、“项目专班”“挂图作战”等服务保障措施,为企业和项目提供更加高效、更加优质的服务。
但从用地情况来看并不乐观。该区管委会副主任汤俊直言,当前仲恺工业用地的供需矛盾突出,成为产业发展一大瓶颈,需要花大力气加以解决。在东江科技园,去年以来通过“盘闲”和“用空”两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收回了6宗土地,盘活闲置用地14.3万平方米。同时,园区与新落户项目签约,严格设置新挂牌拿地项目准入条件,规定投资额、开工和投产时间以及违约条款,防止企业闲置土地,并保障项目亩产达到较高水平。
另一方面,仲恺通过打造中韩(惠州)产业园、广东(仲恺)人工智能产业园、惠南科技园、东江科技园等产业平台,以产业链招商的方式集聚优质项目,形成若干个产业链聚合发展的优势。
以东江科技园为例,当前正围绕“三新一高”四大主导产业招商,即新一代电子信息、新材料、新消费、高端装备。其中,约八成落地项目来自深圳。在中韩(惠州)产业园,起步区聚焦5G通信及智能终端、新能源电池、高端电子元器件、智能装备制造等主导产业开展集群式精准招商,现有已供地、待签约供地、拟上联席会产业项目68宗,计划总投资为609亿元。潼湖生态智慧区管委会专职副主任欧阳志介绍,今后中韩(惠州)产业园还要加强资本、人才和技术等资源的导入,着力打造高端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打造成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科技成果转化高地。
■对话
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汤俊:
通过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
当前,仲恺的产业发展态势如何?呈现出什么特点?有哪些瓶颈问题要解决?近日,记者围绕这些话题专访了仲恺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汤俊。
南方日报:从总体上看,你认为此次集中动工竣工投产的项目体现了哪些特点?为什么说它们是仲恺产业链、创新链的典型代表?
汤俊:这次集中动工竣工投产的项目含金量十足,与仲恺高新区的“3+6”产业体系高度吻合。总体呈现出投资体量大、发展效益好、“亩均产出高”的特点,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其中,亿纬锂能是全球最大锂原电池制造商,全球重要的高能环保电池生产基地,项目的建设将有力增强仲恺的产业配套能力,提升新能源产业链发展水平。创维数字是全球机顶盒龙头,项目的引进有助于完善仲恺高新区5G、超高清视频显示以及医疗器械等智能制造产业链。博实结是北斗监控终端龙头企业,具备强大的核心竞争力,是区内典型的增资扩产企业,二期项目已投产、三期项目当天摘牌即动工。
南方日报:仲恺在服务企业和项目建设方面有哪些新措施或新设想?
汤俊:主要包括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强势推进项目建设、加快发展数字经济、做大做强服务品牌等几个方面。
招商方面,仲恺修订了产业投资项目入区指导意见3.0版,实施产业链精准招商。并推出“1+3”招商模式,即每个产业集群配备1个产业专班、1个产业协会和1支产业基金。目前正深入实施“工业企业技术改造三年行动计划”,鼓励企业开展省级技术改造。并实施“双百”计划,支持培育100家以上有潜力的企业成为千亿级、百亿级企业。
在项目建设方面,创新实施“净地交付”和“拿地动竣工”工作联动机制,建立提效竣工专班,把项目动竣工和纳统工作纳入督查重要内容,高频率召开工业项目推进会,实施挂图作战和绩效考核。
加快发展数字经济也是仲恺的一大发展方向,接下来,仲恺将加快5G、人工智能、物联网、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将数字赋能作为提升仲恺产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引擎。
在这个过程中,仲恺建立工业用地项目全生命周期管理系统,强化对项目各项经济指标、建设进度、投产达效全过程管理和服务工作,推动项目加快实现经济效益。并且优化项目审批方式,推进信用承诺制、标准地带方案出让、零条件预审、临时施工复函改革,报建时间由130天缩减为37天,确保工业投资项目摘牌2个月内进场动工,项目建设效率大幅提升。
南方日报:仲恺的产业要实现转型升级,你认为目前最大的瓶颈是什么?有什么应对措施?
汤俊:2020年,仲恺区在智能终端、平板显示领域已初具规模,是惠州加快打造万亿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的核心引擎。但在5G、人工智能AI、云计算、新能源等新兴行业仍处于起步阶段。目前发展瓶颈之一是新兴产业发展氛围不够浓厚,在大多数产业领域仍处于全球产业价值链的劳动密集型加工制造环节。
为此,仲恺将从数字经济引领、龙头企业带动、推动中小企业提质、科技金融赋能、项目落地见效等方面着手,运用创新引领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接下来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优化产业体系、提升招商引资质量、强化项目建设要素保障、加大企业项目财政支持力度。通过各种方式打造一流的营商环境,吸引更多的优质企业落户仲恺。
■观察眼
打造先进产业需要定力和耐力
从2020年惠州市规模以上电子企业总产值来看,3034.6亿元里面约有48.5%是仲恺企业产生的。由此可见,仲恺的电子信息产业占了惠州的“半壁江山”,这是多年以来仲恺坚持发展电子信息产业的结果。
当前,世界范围的科技革命方兴未艾,各种新技术新产业层出不穷,有些产业甚至在短时期内暴涨,让业界多了一丝浮躁。在这种背景下,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迫切需要更强的定力和耐力,才能在产业的风云变幻中占有一席之地。
从现实来看,多地政府都按照新结构主义经济学的理念来制定产业政策,因地制宜地引导和培育产业发展。那么,首先政府部门要有定力,一旦确定了主导产业体系,选择了前进的道路,就不应轻易做较大的更改。还是以仲恺为例,在上世纪90年代初借助地理优势,大力引进“三来一补”和港澳台企业,以及部分日韩企业,奠定了电子信息产业的基础。此后,仲恺围绕这个产业不断升级,从低端的代工逐渐向产业链中端乃至中高端过渡,在“微笑曲线”两端占有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如今,从产业链中的地位到产值体量,仲恺的电子信息产业显得比以前更有优势。
政府有定力,企业会更加从容,同样也会有更强的定力。有了定力,毅力和耐力自然会有。这样一来,只要发展的方向选对了,政府和企业两股绳拧到一起,打造优势产业就会具有更大的胜算。
今年初,仲恺根据自身基础和产业前沿变化,改变了此前的主导产业方向,将其调整为“3+6”产业集群,即智能终端、新型显示、新能源3大支柱产业,激光、人工智能、智能装备、医疗器械与大健康、新材料、软件与信息服务6大新兴产业。每一次产业体系的调整都会向企业和市场释放不同的信号和作用力,仲恺一旦选好了方向,就应该保持良好的定力和耐力,在相应的赛道上坚定地走下去。
■数读
今年以来主要经济数据
●今年一季度,仲恺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2.3亿元,增长38.2%。
●1—4月,仲恺规上工业增加值、规上工业总产值、工业投资分别达到152亿元、867.9亿元、48.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8.3%、51.5%、55.9%。
●1—5月,仲恺新签约项目56宗,动工项目45宗,竣工投产项目9宗。
5月动工的15宗项目
●创维惠州仲恺数字产业基地项目,计划投资50亿元,预计年产值200亿元。
●拓邦智能控制器暨锂电池扩产增效项目,计划投资30亿元,预计年产值71亿元。
●亿纬动力xHEV电池系统项目(一期),计划投资20亿元,预计年产值32亿元。
●博实结高精度北斗定位+物联网终端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18亿元,预计年产值30亿元。
●港之龙科技生产建设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预计年产值40亿元。
●朗峰5G智能终端制造建设项目,计划投资8亿元,预计年产值26亿元。
●广东·中电北斗芯创谷项目(一期),计划投资7.4亿元,预计年产值10.44亿元。
●创想三维3D打印设备制造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5.99亿元,预计年产值54.45亿元。
●实优特耳机制造基地建设项目,计划投资5亿元,预计年产值10亿元。
●固翔新能源汽车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3.6亿元,预计年产值6亿元。
●清研高端环保装备研发与制造基地项目,计划投资2.88亿元,预计年产值6.5亿元。
●瀚达美汽车电子智能光电显示产业园项目,计划投资2.3亿元,预计年产值6亿元。
●乐迈智慧园项目,计划投资2.3亿元,预计年产值6亿元。
●惠点智能宽带通信系统设备项目(协同通信),计划投资2.22亿元,预计年产值6.97亿元。
●联畅电子高端FPC连接器全国总部基地项目,计划投资1.5亿元,预计年产值4亿元。
图片
-
22省份一季度GDP出炉:广东
河南永城通报代王楼村改厕问
贡嘎山脚下的村民自发组队四
-
河南太康:打造“红色引擎
河南太康:智造品牌 打造千
80多个国家争先抢购 “太康
全国各地楼市调控已60余次
哈尔滨一滑雪场缆车系统发生
农村农业部:建立和完善蔬菜
-
小果庄人撤了动物咋办?他们
2021中国长春(国际)无人驾驶
2020年北京薪酬大数据报告:
中国地震台网:四川宜宾市珙
创历史新高!国家邮政局:
北京于11月3日正式迈入冬季
-
中国地震台网:新疆伊犁州巩
进博会:共享经济遍地开花
中国易地扶贫搬迁960余万人
甘肃靖远移民农户:搬迁地不
重庆巫溪宁厂镇:来自一个千
马鞍山综合保税区:前三季度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