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公司 > 正文

天然气短缺致气头肥企大面积亏损|百事通

来源: 时间:2023-06-25 09:19:12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6月19日,有西南地区化肥企业向《中国化工报》记者反映,目前以天然气为原料的氮肥和甲醇企业正遭遇原料供应短缺困局,企业大面积亏损。

一家气头化肥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从今年4月份开始,西南地区气头氮肥和甲醇企业原料用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导致每家企业的负荷只能维持在七八成,无法实现满负荷生产。

“究其原因,主要是上游天然气供应商跟化肥企业签订的年度合同量非常少,市场价的天然气我们又承受不了。即便在合同执行期间,供气量也严重不足,基本上也就是企业需求量的七八成。这一现象可谓前所未有。”该企业负责人表示。

据记者了解,相对于冬季的天然气民用高峰,目前的西南地区正处于天然气的销售淡季。以往每年的4月~10月份,气头氮肥、甲醇企业基本都能实现满负荷生产。

“但今年从4月份开始,上游的合同供气量就在去年减少10%的基础上进一步缩减了10%,使得企业只能维持70%~80%的负荷。化肥产量至少降低了20%,还出现了装置运维不稳定、消耗高、安全隐患增多等现实问题,生产成本也进一步增加。而且合同内的气价是每立方米2.2元,同比上涨了10.6%。通过交易中心交易的价格更是承受不了。不仅如此,企业80%的开工负荷与满负荷相比,水、电、气等能源消耗基本持平。”企业负责人无奈地说。

还有企业负责人坦言,针对原料气供应短缺,他们跟供气方沟通过,但基本没用。因为气头氮肥、甲醇企业在产业链上分量不重,没有话语权,也没有谈判的筹码。

记者了解到,当前天然气供应严重不足和开工负荷下降的现象在西南气头企业中并非个例。从今年5月份开始,因遭遇气价上涨、气量供应短缺以及肥价下跌的窘境,云天化、泸天化、重庆建峰、四川天华等气头氮肥和甲醇企业的生产经营都受到了很大影响,整个行业面出现亏损。

供气量下降,导致区域内的化肥供应也相应减少,与国家发改委一直倡导的保供稳价背道而驰。对此,有气头肥企负责人表示:“政府要求化肥企业保供稳价,但是原料生产企业却无法做到保供稳价。在整个气头化肥产业链上,不能只对下游企业提出要求。如果上游不供气,我们连原料都没有,又怎么保供?其实供气量减少的苗头从今年4月份就开始出现。但因4月份尿素市场价格处于相对高位,所以问题并不明显。但5月份化肥价格开始下降,6月份肥价下降的幅度更大,这个问题就变得十分突出,这也是多年来没有过的现象,希望引起国家有关部门的关注并及时对供气问题加以解决。”(郁红)

关键词:

精彩推送

公司

6月19日,有西南地区化肥企业向《中国化工报》记者反映,目前以天然气

详细>>

记者21日从国家邮政局获悉,1—5月,中国邮政行业寄递业务量累计完成60

详细>>

海关总署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跨境电商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2万亿元人

详细>>

国家税务总局西藏自治区税务局透露,今年1-4月全区新增减税降费及退税

详细>>

近期,英国通胀走强引发国债市场抛售,导致国债市场收益率不断走高。分

详细>>

房地产市场再度进入胶着状态。无论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5月份统计数据,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