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银杏果降压降脂?喝醋能软化血管?官方辟谣
每月“科学”流言榜由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委网信办、首都互联网协会指导,北京科技记者编辑协会、北京地区网站联合辟谣平台共同发布。
流言 长期喝纯净水有害健康
真相 纯净水是经过多道复杂工序处理的,里面几乎没什么矿物质、微生物之类的杂质。但就因为它太纯了,不少人就担心长期喝会对身体不好,比如导致缺钙、体质变酸、免疫力降低等。
其实,长期喝纯净水不会缺矿物质,更不会得软骨病。人体的矿物质主要靠食物补给,蔬果、肉类、谷物里的钙、镁等元素非常丰富,一杯牛奶的钙就远超好多纯净水。只要平常饮食均衡,就算一直喝纯净水也不会缺营养。
此外,喝纯净水也不会使体液变酸。因为人体有一套强大的酸碱平衡调节系统,呼吸、泌尿和体液缓冲物质会搞定一切。纯净水是中性的,除非是有严重肾病等特殊情况,否则根本不会影响酸碱平衡。
喝纯净水更不会导致营养流失、降低免疫力。免疫力取决于遗传、生活方式、运动和疫苗等。纯净水去除了有害物质,反而还减少了饮水致病的风险。不管是纯净水还是矿泉水,只要符合国家标准就可以放心饮用。
流言 吃银杏果能降脂降压
真相 银杏果虽然有一定的药用价值,但目前并没有科学依据表明它能降脂降压。
首先,银杏果含有一定量的有毒成分如白果酸、氢化白果酸等,食用不当可能会引起中毒反应,反而危害身体健康。其次,许多关于银杏相关的降脂降压研究主要集中在银杏叶提取物而不是银杏果,且大多数研究的结论是没有效果。
高血压和高脂血症是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的慢性疾病,银杏果并不能直接治疗并使其“奇迹消失”。所以,不要盲目相信银杏果能降脂降压的说法,如有血脂血压问题应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和调整生活方式。
流言 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
真相 网上流传的所谓“生酮饮食”往往被简化成了“不吃主食”,这样做的隐患很多。
生酮饮食指低碳水、高脂肪、中量蛋白质,同时控制总热量摄入的饮食方式,需要医生指导操作。虽然有研究在小鼠模型中发现生酮饮食结合某种抗癌药物可以抑制胰腺癌细胞,但这是动物实验,且远未应用于临床。因此,简单认为生酮饮食能“饿死”癌细胞是一种误导。
更重要的是,癌症的治疗是复杂的,不能依赖单一饮食方式。此外,长期生酮饮食还可能对健康产生负面影响,包括肾脏负担、酮酸中毒和营养不均衡等问题。不要盲目追求未经验证的治疗方法,科学合理的抗癌手段仍需专业医生指导。
流言 喝醋能软化血管 预防心血管病
真相 “经常喝醋能软化血管”是一个普遍存在的健康误区。有些人认为醋是酸性的物质,能溶解血管里的脂肪和钙,故有此说。但这种说法并不科学。
首先,喝下去的醋不会直接进入血管,并且人体有完善的酸碱平衡调节机制。饮食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不会显著改变体内环境,更无法溶解血管中的脂肪和钙质。
此外,动脉硬化的主要原因是血管内斑块的形成,这些斑块由脂质、炎性细胞等组成,喝醋根本无法“软化”这些斑块。
更重要的是,喝醋过量反而可能对健康不利。醋的强酸性可能会损伤牙齿、食道和胃黏膜,甚至引发胃炎或胃溃疡。
真正预防心血管疾病的方式是均衡饮食,减少高脂肪、高盐食物的摄入,保持适量运动,戒烟限酒,而不是依赖喝醋等偏方。要保护血管健康,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才是根本之道。
流言 只要头不晕 高血压就不严重
真相 有人认为只要没有感到头痛、头晕,血压高点也没什么大碍,不用治疗。这是一种危险的误解。
高血压常被称为“无声的杀手”,因为它在早期往往没有明显症状,很多人即使没有感到头痛、头晕,也可能已经患有严重的高血压。研究发现,高血压患者中大约只有13.6%至24%的人会表现出头痛,大约只有7.4%至14.2%的人会表现出头晕。
长期的高血压会对心脏、肾脏、眼睛等重要器官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甚至引发心梗、脑卒中等危及生命的疾病。因此,不能仅凭有无“头痛”“头晕”的症状来判断高血压的严重程度,定期监测血压、遵循医嘱、合理用药和健康生活方式才是预防和控制高血压的关键。
流言 年轻时不穿秋裤老了会得“老寒腿”
真相 天气一转凉,总有长辈唠叨:“年轻时不穿秋裤,老了肯定老寒腿。”但这个锅真的不该让秋裤背。
“老寒腿”医学上叫做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其罪魁祸首主要有以下四个。一是关节自然磨损老化,年龄大了,膝关节软骨就像旧零件,慢慢耗损,骨质增生也跟着来,这和穿不穿秋裤没有关系;二是肥胖,体重越重,膝关节压力越大,走路时关节压力就会成倍增加,关节磨损就会加重,“老寒腿”的风险自然飙升;三是外伤和劳损,比如膝关节、韧带受过伤,或长期久站、走远路、负重工作,关节老被折腾,“老寒腿”就容易产生;四是遗传因素,有些家族存在关节软骨质量或关节结构先天性缺陷,家族里患“老寒腿”的概率就高。
所以说,寒冷并不是“老寒腿”的病根。年轻时即便不穿秋裤,腿经常受凉,只要没有上面那些致病因素,就不会那么容易得“老寒腿”。当然,已经有“老寒腿”的人,天冷确实会使得腿部血管收缩,关节供血少,导致疼痛和僵硬症状加重,但这并不是寒冷导致患病的,二者没有因果关系。
总之,搞清楚“老寒腿”的真正病因,科学预防和保护关节才是关键!
流言 馒头冷冻超两天会生黄曲霉素
真相 从目前的科学研究进展来看,这种说法过分夸大了冷冻馒头可能存在的风险。黄曲霉素需要在湿度80%至90%、温度25℃至30℃的条件下产生。但冰箱冷冻层的温度一般在-18℃至0℃,最高湿度不超过75%。这种情况下产生黄曲霉素的可能性很低。
不过,如果蒸馒头用的面粉本身就是发霉的,或是馒头在放入冰箱之前已经在外面放了很长时间、被其他食物污染,的确可能会在放入冰箱后产生黄曲霉素。这是因为馒头本身有问题,而不是冰箱冷冻的问题。
黄曲霉毒素是由曲霉属中的黄曲霉和寄生曲霉产生的。变苦的坚果、变黄的大米、颜色变深的植物油都有可能滋生了黄曲霉毒素。
黄曲霉毒素污染多见于潮湿、温度相对较高的环境中。因此,无论是温度还是湿度,冰箱冷冻室都达不到黄曲霉生长的要求。另外,在冷冻条件下,微生物生命活动会放缓甚至停止,基本上不会再继续产生毒素。
只要馒头放入冰箱前未受到污染,并且冰箱内也是干净的,滋生黄曲霉的可能性很小,是可以放心食用的。
流言 孩子散瞳验光对眼睛有害
真相 有些家长认为“是药三分毒”,散瞳药品会对孩子眼睛有害,能不用就不用。其实,正确使用散瞳剂对眼睛不会产生危害,并且会使验配度数更加准确。
散瞳验光是为了消除假性近视带来的影响,如未经过正规散瞳验光就配近视眼镜,镜片度数跟孩子实际度数会有较大偏差。这样孩子戴眼镜肯定会不舒服,甚至会促进近视的发展。
因此,在专业眼科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散瞳剂是有必要的。当孩子视力不良的时候,还是建议到正规医院经过正规的散瞳验光之后再验配眼镜。需要提醒的是,散瞳剂应用时需排除禁忌证,并有一定的用法与用量,必须遵医嘱使用。
精彩推送
- 吃银杏果降压降脂?喝醋能软化血管?官方辟谣
- 同心故事丨边陲朝鲜族民俗村的蝶变
- 古代如何收拾无良商家?轻则屁股开花,重则倾家荡产
- 中华文化勃勃生机 多维度讲好“何以中国”的山东故事
- 港乐已死?资深乐评人:不是超越才叫延续生命力
- 8大类家电新增10.2万种,家电新品种你用过吗?
- 方励:人生苦短,及时追梦
- 烹饪名厨齐聚郑州 上演“厨王争霸”
- 医保个人账户开启跨省共济功能
- 四川四姑娘山双桥沟冬日如画
- 深圳加快打造世界级旅游目的地城市
- 第92届好莱坞圣诞大游行的“中国元素”
- 水果不宜加热吃……是真是假?|谣言终结站
- 黄河流凌簇拥碰撞 奏响“大合唱”
- 老友学生忆童祥苓:他曾是几亿中国人心中的男神
- 暖气不暖房东不管 租客该怎么办
- 新疆红其拉甫口岸正式进入常年开放
- 进一步规范农村客货邮运营行为 乘客安心 货物安全
- “搭便车”出事故如何担责?最高法解答
- 开车不看手机到底有多难
- 广西创新优质资源供给助力打造文化旅游强区
- 新疆首个中医药文化及野生植物司法保护基地成立
- 2024乌鲁木齐半程马拉松即将举办
- 恒小花:探索智能化技术的无限潜能
- 2024长城奖金级作品!「全站推广」引领商家实现飞跃,定义行业新标杆
- 微众银行开展全民举报活动,重拳打击不法分子营销电话扰民乱象
- 广西第三十三个国际残疾人日主题活动在南宁举办
- 台湾大叔秦岭“虾客”行
- 2024中国定海东海云廊街舞邀请赛舟山落幕
- 浙江余姚:四明湖池杉林“红”了
- 福建福州:公园彩虹步道引游人
- 福州锔瓷匠人:在残缺器物间修造艺术之美
- 2万跑友竞逐2024晋江马拉松赛 肯尼亚选手包揽冠军
- 贵阳一乡镇“周末特色集市”开市 市民搭乘公交热闹“赶集”
- 福建:爆笑小丑剧“引爆”传统村落
- 重庆:金佛山178刨猪汤文旅消费季启幕 民众提前感受“年味”
- 7所“飞虎队友谊学校”在新疆授牌
- 澳大利亚华裔青年大学生海南研习:找寻与家乡的连接
- 京台青年在卡丁车赛上演“速度与激情”
- 为吸引更多海外跑者参赛 上海马拉松提前宣布2025年比赛时间
- 2024北京野鸭湖半程马拉松激情开跑 燃动冬日之旅
- 超万名跑者竞速广东阳江海陵岛马拉松赛
- 逾2万名徒步爱好者穿越广东丹霞山
- 吃火锅玩“熊猫” 韩国队混团世界杯上演绝佳松弛感
- 故宫文创融合馆开馆 打造无障碍文化体验空间
- 2024黎平·中国侗年民族团结大巡游举行
- 中国美术馆全民美育系列展首场展览聚焦基础美术教育教师作品
- 温州朔门古港遗址发布三大考古新成果
- 呈现别样经典故事 北京人艺再演《霸王别姬》
- 1500名海内外选手“登顶”广州塔
- 《八十天环游地球》主角木偶巡游香港铜锣湾
- 从“十四冬”到“世界杯”中国北方小城扬名内外
- 差林差立·育昆:中泰电影产业合作如何深化文化理解实现共赢?
- 专家大咖齐聚成都为“双碳”目标献计献策
- 恒生活:未来人工智能行业的新兴趋势
- 国乒迎混团世界杯“开门红” 王楚钦:每个人的位置都很重要
- 上海入冬进程中断 如深秋般好天气延续-中新网视频
- 从炫技到实用 北京人形机器人加速“成长”
- “柬埔寨国家日”活动在海口举办
- 【百万庄小课堂】马拉松赛前应做哪些准备?
- 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平行大回转世界杯在内蒙古开赛
- 探寻海丝之美 五千人徒步穿越世遗之城福建泉州
- 石家庄获批华北地区最大试飞空域 助力低空经济蓄势“高飞”
- 何以中国|给孔子“发微信”,看礼乐“真人秀”,在山东,中式审美如何出圈?
- 从保护“1棵树”到保护“1万棵树”
- 赴港游有多方便?粤港澳大湾区区域融合按下“加速键”
- 山东济宁:文化“两创”激发新活力
- 冰雪经济“多点开花”打造新业态 “滑雪+”点燃民众冬日热情
- 女子曲棍球世界超级联赛在大运河畔开赛,中国女曲赢得揭幕战
- 数智引领 共绘县域经济数字化转型新蓝图
- 西藏山南市文旅技能大赛:展行业风采 启发展新程
- 原创音乐剧《将进酒》江西南昌上演
- 专家四川共话资阳濛溪河遗址考古研究工作
- 《揭阳大南海石化工业区产业发展规划》发布
- 中国·浙江残疾人未来科技运动会在杭州举办
- 理查德·克莱德曼2025新年钢琴音乐会在贵阳上演
- 读懂银发群体新需求
- 实拍云南梅里雪山日照金山壮美景观
- 刘梦婷和杨如意晋级大跳台世界杯北京站自由式滑雪女子组决赛
- 霍震霆夜游锦江 点赞成都“幸福感”
- 考古基本确认魏家崖遗址为秦文公营建的都邑“汧渭之会”
- “趣玩香港·2024香港微型艺术展”在安徽合肥启幕
- 更新鲜的蓝莓:嵌入全球供应链助力秘鲁经济发展
- 交响乐《玛纳斯》音乐会充分体现中国音乐文化多样性
- 新一批“浙商海外驿站”授牌 助力浙企“抱团出海”
- 中国内地居民赴葡语国家(地区)全系列投资税收锦囊发布
- 四川阿坝:努力打造成为国家级清洁能源重要基地
- 纪录片《南粤工匠》(第二季)举行开播仪式
- 第四届“丝路云端”中文歌曲大赛颁奖仪式线上举行
- 广西“网红”城市挖掘地方特色 塑造新青年旅游目的地形象
- 第八届广州创投周启动 促资本与产业“双向奔赴”
- 天桥音乐剧盛典颁出21项年度最佳 《大状王》成最大赢家
- 湖南安仁“乡见课堂”田间开方 “智”援农业生产
- 世界浙商大会观察:浙江经济如何走出“国际范”?
- 浙江衢州:冀携手海内外浙商促高质量发展
- 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第八届国际赛总决赛收官
- 广西举办“侨味”美食节 归侨美食吸睛
- 小恒数科:探索人工智能机器带来的机遇
- 2024年中越(红河)边境经济贸易旅游交易会开幕 推动跨境合作交流
- 第六届浙江国际智慧交通产业博览会将启 693项新品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