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中国行|新列入人类非遗的这四项,听听传承人的故事
12月4日,中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在巴拉圭亚松森举行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政府间委员会第十九届常会上通过评审,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5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羌年"通过评审,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第一时间对非遗传承人进行了采访,讲述非遗故事。
申遗成功!看春节的N种打开方式
"共欢新故岁,迎送一宵中。"幸福团圆的年味、欢腾喜庆的年俗文化充盈着一代代中国人关于春节的集体记忆。
12月4日,"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成功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春节作为中华民族最古老、最重要、最具特色的传统节日,深深地刻在每一位中国人的基因之中。
《礼记·月令》有云:"数将几终,岁且更始。"在我国古代,"岁"是收割和祭祀的工具。甲骨文中形如人背负禾粟的象形字"年",则象征了农作物的成熟和收获。长久以来,人们在春节前后,围绕"年"的丰富社会实践,寄托着国人对美好生活的无限向往与追求。
春节民俗集萃 制图:蒋若晴
"福满门庭春气暖,源清流远岁华新。"美好的祝愿下,"福"成了春节的符号。祝福、祈福、纳福……一个"福"字,蕴含着国人新的一年丰衣足食、健康平安的质朴愿望。在传统春节习俗文化中,一块木版、一把剪刀、一张红纸都可作为塑造福字的工具。"快过年了,我们配齐一套生肖、福字和门神的木版年画,可受欢迎了!"在山西省新绛县的二天门木版年画社里,省级非遗传承人吴百锁用刻好的木版在红纸上拓印福字,他告诉记者,每年都会有人提早登门购买福字和年画。
在山东省济宁市,非遗剪纸福字也广受欢迎。市级非遗传承人张跃广高兴地说:"我创作的‘天下第一福’将美好寓意剪了出来,既可贴作窗花,又可以装裱当挂饰摆件,大家都特别喜欢。"现如今,春节祝福更从一张"福"字演变出了更多玩法,拍照集福、抽奖赢福、亲友互赠"福卡"……大大小小、花样迭出的祝福形式,让幸福的年味儿汇聚千家万户。
"人勤春来早,国兴百姓富。"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随着一声锣响开场,手持一把大羽扇的"喊春人"柳沛福嗓门洪亮,将新年祝福伴随春的气息一同"喊"出。在他身后,"五虎上将"威风凛凛地骑在马背之上,雄壮的舞狮辗转腾挪,划旱船、赶毛驴等传统民俗社火节目边走边舞。每逢年节,隆德县的高台马社火队便忙碌非凡,喧天的锣鼓、艳丽的油彩、栩栩如生的人物自成一出精彩的戏,让这个六盘山下的小城欢腾热闹起来。
逛庙会、耍社火、游灯会、行花街……春节里的娱乐活动,总是能给人留下欢乐喜庆的难忘记忆。北京地坛庙会、秦淮灯会、六盘山社火、广州越秀行花街等都是人气兴旺的节日活动。"从夫子庙一路走下去,感觉灯火辉煌、五光十色的,特别震撼。"回忆起在南京体验秦淮灯会的经历,游客萌萌至今仍历历在目。而曾在香港读书的小唐则对尖沙咀的"尖咀夜缤纷"新春活动念念不忘,尤其是应景龙年的"夜光舞龙",既在形态上继承了粤式醒狮的样式,还能够口喷蒸气,霸气又新奇,简直是"赛博朋克版舞龙"。
时下,在文博场馆里过大年也成了当代年轻人打开春节的新方式。参与趣味民俗活动,欣赏传统文化展演,古老非遗和现代时尚相互碰撞,人们在丰厚历史文化的滋养下,共同乐享年味十足的文博体验。
"从来年是有情日。"一桌阖家团圆的年夜饭,一场岁尾年终之时的美味佳肴,美食也是春节必不可少的年俗文化。在北方地区,"初一饺子,初二面"是流传千百年的民俗,丰富的面食制作技艺在此期间得以"大显身手"。霍州年馍、闻喜花馍、稷山麻花都是年节的非遗美食。而在南方,汤圆、麻糍、年糕是不可或缺的新年美味,如广西的大年粽、广东的"吹大糍"、浙江的"龙游发糕"等,春节期间各地的饮食风俗多种多样、花样各异,但其中承载着的吉祥、团圆和幸福等寓意却是大江南北的人们共同的新年期许。
"初岁元祚,吉日惟良。"春节是新年的开始,预示着新的希望。王安石的著名诗作"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借咏元日传达除旧迎新的美好愿景。从桃符到春联,从压岁钱到电子红包,从见面拜年到线上过年,春节在一年又一年的接续中从历史走向未来,传统年俗也在"一元复始,万象更新"的新春氛围里与时俱进、历久弥新,一直保持着鲜活而旺盛的生命力。
陈孟丽:用青春织就黎锦芳华
筒裙轻摆,椰树轻摇,12月的海南省五指山市水满乡毛纳村依旧绿意盎然。
"这是马,这是鹿,旁边还有云朵、水、竹子等,都是黎锦传统的图案花纹,取之于自然,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沉淀着一代代黎族儿女的集体记忆。"1992年出生的黎族女孩陈孟丽,身着传统黎族服饰,正在为游客们推介带有黎锦元素的文创产品。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国家级传承人刘香兰(右)正在和陈孟丽(左)交流。 受访者供图
衣染草木,身着山川,黎锦被誉为"中国纺织史的活化石",有着3000余年历史。陈孟丽记得,小时候,她总能看到妈妈和外婆坐在家门口的草席上边唱歌边织锦;每年"三月三",也总有同乡的年轻男女们衣着华美,环佩叮当,这些美好的记忆相互映照,为幼年陈孟丽织就了一个关于黎锦的绮丽梦想。
2014年大学毕业后,陈孟丽毅然回到家乡创业。十年的创业史,陈孟丽从"单枪匹马"发展到现在"团队作战",2019年,创办海南布黎布舍服饰文化有限公司,聚焦黎锦服饰与文化产品的设计、生产及销售,采取"公司+合作社"模式,带动起周边百余位村民在家门口增收致富。
2022年4月1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毛纳村考察调研,对黎锦等非遗提出殷切希望。这一天,对毛纳村村民,以及像陈孟丽一样的非遗传承人来说很难忘,"在传承黎锦这条路上,信心更为坚定,前景更加光明。"陈孟丽说。
近年来,海南省连续出台多项非遗保护相关文件,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非遗保护体系。围绕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等传统工艺,推进非遗工坊建设,以黎锦等为代表的非遗相关产业,已成为五指山等地经济发展和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之一。
如今,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传承人队伍已从2009年的不足1000人发展到2万多人。海南省有100多所中小学开展黎锦实践课,通过"非遗进校园" "研培计划"等专项活动,让黎锦之花绽放得更为璀璨夺目。"公司团队中,有一半以上都是外地年轻人,有来自安徽的、湖南的,他们因为喜欢黎族文化、喜欢五指山而来到这里,以更为年轻和开放的视角,助推黎族文化传播到更大的舞台。"陈孟丽说。
黎族光辉锦如云,一朝绽放天下知。2023年4月,在意大利米兰国际设计周,黎族锦绣赢得满堂彩;2024年5月,黎锦风采惊艳马耳他、德国、保加利亚等三国;2024年9月,五指山黎锦"进军"巴黎时装周秀场……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12月5日晚,得知"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消息,陈孟丽说:"移除‘急需保护’的标签,背后是从国家到我们每个黎锦传承者的共同努力,我们感到自己的工作意义非凡,但未来的保护传承之路依然任重道远。"
黄闽辉:四代人与木拱廊桥的不解之缘
儿时,家住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的黄闽辉每天去学校,都要途经一条长长的木拱桥。这座名为万安桥的古桥下方,形状如箩筐倒扣的拱形编木结构深深吸引着他的目光。"那时候还不懂这些,我就是透过一块破损的风水板,看到底下拱架密密麻麻像是编织在一起的,觉得很奇特。"黄闽辉说。
长大之后,黄闽辉才从父亲口中了解到家里代代相承的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而那一座给他留下难忘记忆的万安桥,正是在1932年由太爷爷黄金书带着儿子黄生富和黄象颜共同重建的。
木拱廊桥。资料图
"月照虹弯飞古渡,水摇鳌背漾神州。"清代贡生江起蛟诗中描绘的壮丽景观形象地展现了木拱廊桥的力学之美,这一点集中体现在其木头拱架结构上。"拱架是廊桥的灵魂。这项技艺的核心是通过编梁技艺实现力学平衡与跨度延展,桥梁的拱架完全用木头椽靠椽、桁嵌桁地紧密衔接而成。"黄闽辉说。
木拱桥营造技艺的系统性传承,也与万安桥有着解不开的缘分。1952年,万安桥西北端被大水冲毁两个拱架,爷爷黄象颜便带着黄闽辉的父亲黄春财一起进行修护。当年16岁的黄春财看到和木头构件1∶1大小画在木板上的图式,无师自通地创新出了在轻巧便携的纸张上绘图设计的方式,让原本依靠口口相传的营造技艺通过书面的形式被完整保留下来。2008年,黄春财被评为国家级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代表性传承人。
对木拱桥结构的天然兴趣和家学渊源让黄闽辉一头扎进了这项事业里。然而曾有段时间,传统木桥的建造需求逐渐减少,黄春财父子鲜少能找到主墨造桥的机会。
2009年9月,"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木拱廊桥因此受到更多关注和重视。"有很多人慕名过来学习这项技艺,虽然学起来耗费体力,也很辛苦,但还是有人愿意坚守下去。"黄闽辉告诉记者,现在全县需要新建和修复的木拱廊桥数量变多了,愿意学习这项技艺的人也变多了。
在父亲的引领下,黄闽辉至今已从事木拱廊桥建造19年。从"无桥可造"到传承有序,参与建造和修复10余座木拱廊桥的他感慨道:"不想让祖辈们留下的技艺在这个时代消失,希望能永远地传承下去。"
12月5日,"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成功地从急需保护的非遗名录转入人类非遗代表作名录,正是这项技艺在近年来的存续力和传承力持续提升的有力证明。
余有陈:神秘歌舞庆羌年
随着悠扬的羌笛声响起,德高望重的"释比"头戴猴皮帽,手持法器,神情庄重地走在队伍最前面,其他族人紧跟其后,一起向神坛献上鲜花和青稞酒。
这是今年11月1日(农历十月初一),在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茂县黑虎寨,余有陈主持羌年祭祀祈福仪式的场景。在羌族文化中,"释比"是熟知本民族历史和文化、通晓多种知识及技能的人。余有陈是黑虎寨的"释比"传承人,今年已经74岁的他,每年都要参加羌年祈福活动,因为"这是作为传承人必须要承担的责任"。
释比颂经。受访者供图
羌年,是羌族人的新年,也是羌族最隆重的传统节日。羌族奉行十月太阳历,以三十六天为一个月,一年就分为十个月。在万物有灵的观念下,羌族文化中认为太阳在九月三十落下来,新的太阳在十月初一这天升起来,羌族人会在这一天在"释比"的主持下举行盛大隆重的庆祝仪式。
12月5日,羌年从急需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转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听到这则消息时,余有陈内心激动不已,捧着手机将消息看了一遍又一遍。"日月星辰、山川河流,大自然的一切我们都要敬。"对他来说,羌年期间的庆祝活动早已习以为常,即便如此,每一个动作、每一句祭祀祈福的念词都时常在他脑海里反复排演,他说:"这是一种精神和文化的传承。"
27岁时,余有陈开始跟随舅舅学习"释比"文化,一直到2008年,他才学成出师,有资格独立主持仪式。"‘释比’不是一门手艺,而是羌族的文化和精神。"采访期间,余有陈向记者强调,"释比"的传承是以师徒的形式完成的,所有经典全凭口传心授,"这项非遗的传承人,必须要踏实可靠,能吃苦。如果人不过关,即便是亲儿子,也不会传授。"
逐水草而居、垒石为室的羌族人养成了豪迈奔放的性格,游牧的生活造就了他们浪漫乐观的精神。如今的羌年,不仅是羌族人的盛会,也是各个民族相互了解、共同庆祝幸福美好生活的契机。舞姿随意洒脱的莎朗舞、自由悠长的山歌以及表达尊重自然的羊皮鼓舞,将羌年的庆祝活动一次次推向高潮,游客们品尝着热情好客的羌族人递来的腊肉,在羌寨里感受着这不经雕琢、散发着泥土芬芳的古老文化的无限魅力。
农民日报·中国农网记者 毛晓雅 蒋若晴 杨钰莹 陈银银
精彩推送
- 文化中国行|新列入人类非遗的这四项,听听传承人的故事
- 从五代而来的镇国寺,蕴藏了多少古建密码?
- CBA常规赛:山西汾酒胜北京北汽
- 新疆为草食家畜“换发二代身份证”
- 青海格尔木护林员守护着荒漠中的“一片绿洲”
- 澳大利亚东北总商会举办《江湖》文艺汇演庆功交流会
- 走近航空航天、领略科学魅力 广州袋鼠宝贝之家开展亲子研学活动
- 北京市职工医保个人账户共济范围扩大至近亲属
- 江苏盐城:黄海湿地现“龙尾潮汐树”景观
- 湖南浏阳:“烟花+AI”上演“火焰魔法”
- 别让马拉松赛道成为“鸡娃”场所
- 宛如海上银河!黄茅海跨海通道全线亮灯
- 中国—东盟(南宁)戏剧周南宁开幕
- 成都视障女孩的温暖出行路
- “技”惊四座:濮阳杂技产业是如何“链”成的?
- 只有想不到 没有做不到 游客:“尔滨,太懂我们了”
- 财务公司筑牢非银金融服务根基 服务实体精准滴灌
- 重点测试低温续航与充电 新能源汽车高寒测试有多严苛?
- 接入绿电实现大规模减碳 一个5A级景区的低碳探索
- 几十元可随意定制!低价珠宝鉴定书如何以假充真
- “不锈钢盲道”折射城市规划盲点
- 车市价格战常态化,前11月近200款车降价促销
- “谷子”消费日渐火爆 拼团“吃谷”还需谨慎
- 24小时不打烊的饮品店,深夜坐着年轻人
- 中小学校园欺凌现象不容忽视!预防比事后惩处更重要
- “姑娘请嫁短陂桥村!”邵阳一村在市中心打“征婚广告”
- “一次性浴帽”也能当保鲜罩用?
- 做不完作业就别做了!苏州一区实行“作业熔断”引热议
- 海南琼中:坚决守住自贸港不搞“黄赌毒”这条底线
- 华龙洞人——东亚地区向智人演化的最早古人类
- 西藏安多举行展销会 迷你“天线帽”精彩亮相-中新网视频
- 长江镇江段:优化监测体系 “微笑天使”数量逐年增多
- 【多彩澳门人】澳门青年北大毕业闯荡湾区逐梦健康蓝海
- 探秘云南普洱太阳河森林公园
- 跨四国汽车拉力赛在云南西双版纳热力收官
- 短道速滑世巡赛北京站男子5000米接力 中国队夺得金牌
- 2024澜湄传统医药学术交流会在云南腾冲举办
- “新质生产力与中国工业旅游高质量发展”学术会议在沈闭幕
- 品鹧鸪茶、赏黎苗文化……澳大利亚大学生寻“味”海南
- 恒小花:下一个人工智能技术的先驱
- 法国里昂灯光节巨型“灯光行者”成都巡游表演
- 福建高校举办“乡土文化”集市 展传统与时尚相融的家乡文化
- 大学生脱口秀邀请赛在重庆精彩上演 选手展幽默搞笑天赋
- 智能科技成康养产业“新风口”,机器人能替代护理员吗
- “南宁渠道 机遇无限”2024年境外媒体看南宁活动启动
- 介休后土庙为何被誉为“中国琉璃艺术建筑博物馆”?
- 航拍冬日宁夏银川阅海国家湿地公园
- “银杏音乐会”上海最美城市舞台呈现海派浪漫
- 宁夏银川:民众乐享冰雪运动
- 上海:街头银杏进入最佳观赏期
- “V300/V400半导体功率器件真空回流焊接设备”项目科技成果鉴定会成功召开
- 汕尾“一桌菜”亮相深圳食博会 拓展大湾区市场
- 澳大利亚华裔青年“揽”琼岛:当“割胶工” 做非遗手工
- “喜迎残特奥·爱心满花城”活动在广州举行
- 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走进”台湾佛光山
- 昌九高铁昌北机场站站台层主体结构完工
- 第四届福建省街头文化艺术颁奖仪式暨展演活动福州举行
- 古代“硬核”技艺亮相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 “宁德大黄鱼”北京推介周开幕:唱响“海洋牧歌” 打响“国鱼品牌”
- 浙江景宁:探寻畲乡的民族共富路
- 将类型元素融入严肃文学 张悦然新作《天鹅旅馆》研讨会举办
- 短道速滑世巡赛北京站 中国队收获男子5000米接力金牌
- 成都“青年养老院”:假“躺平”真疗愈 为年轻人提供更多可能
- 2024中国—东盟电影文化周开幕 共展映20部中国和东盟国家优秀电影
- 李木子:在大洋彼岸用茶香成就梦想
- 大熊猫“安可”组合香港见公众 “圈粉”无数海内外游客
- 江山如画|“巴铁”走巴蜀 四川好风光
- 江山如画|75秒看红色江山
- 诗作里的王安石:如何以笔墨诉人生理想?
- 鄱阳湖畔的“观鸟导游”
- 当传统中医遇上新技术:数智化诊疗更高效
- 1.3万名跑友福建宁德竞逐马拉松 用脚步丈量山海之城
- 外国留学生在中国膏方博物馆体验中医膏方文化
-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出版1000种主题展在京开幕
- 赋能冬日京郊旅游 北京惠民文化消费季探寻“娱游京城”
- 小新体验中医之妙:摸骨断病 推拿去痛
- 福建省华侨美食文化交流活动沙县专场启幕
- 李子柒现身四川冬季旅游推广活动 邀请大家来四川“过年”
- 小恒数科:掌握人工智能的关键策略
- “金领冠和TA的朋友们”全网刷屏,首创业内多元综艺主题直播新玩法
- 创领母婴行业共赢未来 伊利集团婴幼儿营养品事业部2025年客户大会召开
- 2024金旗奖榜单在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隆重揭晓
- 人保车险-车险保障哪些?
- 调研显示:居民消费观念“人间清醒”,低线城市享乐型消费突出
- 在绿水青山间 寻找银发经济“密码”
- 请查收这份中国人的“春节实践指南”
- 新疆兵团基层医务工作者李琳:37年扎根深山守护牧民健康
- 张壁古堡何以被称为“堪称标本的设防村落”?
- 甲鱼、烧鸡、龙虾……哈尔滨街头现超“硬核”糖葫芦
- 《给孩子们的大师讲堂》走进洛阳乡村
- 重庆遭遇大雾天气 城市建筑若隐若现
- 山西晋城: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 描绘新时代“太行山居图”
- 广西加快页岩气勘探开发 积极发展新质生产力
- 厦金大桥迎来“大国重器”165米双臂架变幅式起重船
- 广西南宁武警官兵打响捕歼“战斗”
- 您的孩子平时玩吹泡胶、奶油胶吗?这些安全风险要知道
- 专访“天工”团队:当人工智能有了身体后,它能干些啥?
- 提升青少年营养健康素养,劲仔食品博鳌支招
- 来云南过节 一起玩逛个旧梨花节
- 昆明篆新农贸市场逛吃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