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天南海北的师生坐在“云课堂”里
打开电脑,登录自研的网络教学平台,查看多地师生“同上一堂课”时的留言,从中获得教研反馈,是民革党员、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语文教育研究所教授张秋玲的日常工作之一。近两年,她带着团队已多次进行“云端共上一堂课”的教研实践。不断投入“云课堂”教学的,还有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的“老师”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学生“坐”在课堂里,可能随时发言。
跨越千里的课堂
相隔千里、不同民族的学生同学一篇文章,如何学会有效阅读与多元思考,并通过不同学校教师的指点、同学互评的方式提升语文核心素养?近日,在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举行的“数智启未来:GenAI重塑北京基础教育教学现场会”上,张秋玲以广东、云南两省三所学校使用网络学习平台同上一堂课为例,还原了上课情景。
整堂课前12分钟,广东实验中学教师梁诗咏点评了三所学校学生写的作文《边城》,并给出了角度多样化、描绘具体、展现思考深度的修改意见;中间22分钟,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教师俞贤通过讲解、组织学生线上线下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提升认识,从不同角度挖掘文字背后的意蕴,明确修改内容;后25分钟,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教师江梅引导学生修改习作,她提醒学生:要基于现实生活经历,将自我的社会理想诉诸笔端,加入理性思考。
近日,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的学生与广东实验中学、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的学生同上一堂课。受访者供图
课堂教学效果如何?网络学习平台上保留了多条学生留言,一位学生这样写道:优秀作业让我深受启发,我们有相似的论点、相似的论证过程,但(优秀作业)明显优于我。我不断学习优秀作品的表达方式,优化语言,在一次次模仿借鉴范本的过程中,获得能力迁移。
“通过网络,让远隔千里的同学能够收获知识与友情,通过课文,让大家相识相知。”一堂课下来,江梅这样说道。
由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与新疆师生共同打造的“云课堂”,以另一种样貌呈现。
“一带一路通天下,共筑繁荣梦未央。民族团结花更艳,和谐共处谱新章……”近日,新疆与天津两地师生的朗诵声在“云端”响起,不同国籍、不同民族的师生共同朗诵了他们的原创诗词《一带一路,共筑梦想》。
这次活动举办之时,恰逢第27届全国推广普通话宣传周,围绕“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主题,由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发起,新疆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学生与就读于天津大学的俄罗斯、泰国、菲律宾留学生进行了“云端”对话。
地处我国边陲的布尔津县高级中学里,有汉族、哈萨克族、维吾尔族等多民族学生,其中,哈萨克族学生占比过半。为满足孩子们学好普通话,与外界产生更多交流的心愿,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在当地开展推广普通话系列活动,给孩子们送去“及时雨”。
在交流环节,布尔津县高级中学哈萨克族学生高哈尔·阿达克表达了心声,“来自俄罗斯的索菲雅姐姐,普通话说得真好啊。我要用标准的普通话,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让全世界都能听到来自东方的强音。”
哈萨克族学生阿依达娜讲述了她父亲好友的经历。这位能讲一口标准普通话的哈萨克族人,牵着小马与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合影,交了很多朋友。他开设摊位,推销家乡奶制品,收入可观。阿依达娜称,“普通话作为国家通用语言,不仅有助于不同民族之间的交往交流交融,减少语言障碍,增强民族凝聚力;还能降低跨地区交流的成本,带来经济收益。”
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们主动练习普通话。一位哈萨克族学生分享了自己的经历。他模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新闻联播》节目主持人的发音,参加学校的普通话角,坚持用普通话与家人对话……看似简单的日常,却是他普通话水平稳步提升的基石。他的体会也越来越深刻,“学习普通话不仅是掌握一门语言,更是理解和融入中华文化的过程。”
教与学背后的托举
如何把优质资源传播的触角伸得更广,是张秋玲想做的事情。
有一次,张秋玲团队想做跨区域教学调研,为避免同质教研,在选取学校时,她提议,组队时可以“混搭”,例如,北京与新疆“搭档”,广东与云南“搭档”等。最终,广东省实验中学、云南大学附属中学星耀学校、迪庆州香格里拉中学从多所学校中被筛选出来,同上了一堂课。
如何让教师与学生充分参与教学过程,并让“研、备、教、学、评”这几大过程可见、可学、可复制,是张秋玲团队的重要考量。
张秋玲介绍,“一些老师课上得很好,但却为备课发愁。”为此,他们把教师需要研读的资源、可比对的教学目标、可参考设计的学习任务都集纳到自研的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备课时对各个步骤一目了然。
有了平台支持,多地教师的课前准备做得更充足了:他们研究了学情,了解了学生的问题,自己可采取的教学方法,可链接的教学资源,并知晓未来可以给出的批注等。
一些教师不再是“云课堂”的“旁观者”,他们主动参与教研、融入课堂。“教师可以发布多个学习任务,规定基础性任务和拓展性任务,学生们可以按照个人实际情况学习。”张秋玲称,这样开展分层教学,对应解决的是学生吃不饱和吃不了的问题。
北京师范大学昌平附属学校的学生近日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进行学习。受访者供图
学生组队并非按区域按学校划分,120名参与上课的学生被随机分成三个班级。“上课时,孩子们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他们都在为自己班级的荣誉而战。”张秋玲举例称,“当藏族学生回答时,其他孩子会静静地等待,有的孩子还会在平台上发文字信息给予提醒。”
学生的思考过程也能通过留言体现,老师能从中知晓哪些学生没有参与,哪些学生需要指点,同学之间可以如何借鉴等。
谈及“共上一堂课”,张秋玲很欣慰,“一定程度上,这个模式可以把优质教育资源带到各个地方各个角落。”近期,她的团队以新疆、西藏、内蒙古、云南、北京、广东这几地学校为研究对象,再次启动了“共上一堂课”的跨区域教研。
天津大学研究生支教团成员也在不断思考如何上好一堂课。
天津大学团委青年教师王亚昆介绍,学校2017年开发出“智慧空间站”云课堂,并已在天津大学定点支教地区之一新疆布尔津多次开展。在设计主题为“推广普及国家通用语言文字,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期“云课堂”时,学校考虑了新疆的地理位置,以及全国推广普通话周的时间节点。来自共建“一带一路”国家的留学生获邀“说普通话”,带动多地师生加入交流和讨论,从而使各民族学生更能体会到使用通用语言文字的意义。
新疆学生近日参加“让传统‘活’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共情的民俗生活文化共同体”的“云课堂”。天津大学团委供图
这样的“云课堂”不止一次由天津大学发起。在今年10月的“让传统‘活’起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共建共享共情的民俗生活文化共同体”课堂上,天津大学教师刘垚瑶将140件国家非遗带入课堂,启发学生与老师畅聊布尔津县所在阿尔泰地区的民俗文化,如叼羊、沃尔铁克、阿依特斯、姑娘追等;天津大学第25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分团书记钱静茹结合自己在天津大学冯骥才文学艺术研究院学习的经历,与支教团成员邀请非遗传承人“云端授课”,将浙江瑞安木活字、佛山木版年画复现于布尔津县初级中学。
“相比枯燥的学习培训,学生们更喜欢这种新奇的交流活动。”在新疆出生长大的天津大学第26届研究生支教团新疆团长谢臻成说。
目前,天津大学的“云课堂”已覆盖该校定点支教地区甘肃宕昌、新疆布尔津以及全国100间“北洋梦想教室”,开展课程200余期,覆盖学生4万余人,横跨小学、初中、高中各个年级,打造了一批“金课”。(完)
(《中国新闻》报记者 张乐 报道)
精彩推送
- 当天南海北的师生坐在“云课堂”里
- 川陕交界曾家山数万亩林海披上“黄金甲”
- 青海55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古城南京秋色斑斓“诗意浓”
- 文旅局副局长英语带货走红:让大家感受东北人的热情
- 专访“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虹桥未来将赶超硅谷
- “中国钓具之都”山东威海:小鱼竿闯出国际大市场
- 助文旅增色幸福“加码” 湖南旅发大会敲响“千年石鼓”
- 沈阳培育消费热点 打造“沐浴休闲之都”
- 硬核科技再创新高 海尔盈康一生携大健康产业生态亮相进博会
- 西藏拉萨深秋如画
- 闽宁携手28载 谱写“中华一家亲”原州故事
- 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携手共促理学文化国际化传播
- 千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云南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土保持新发展
- 烟台“红色文博轻骑兵”: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 河北衡水湖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
- 沈阳迎来第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甘肃陇南绿色矿山:自动化系统日处理原矿1万吨
-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注意日常养护?专家解答
- 调规后沈阳首家外资旅行社落户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再突破
- 山东枣庄举行“辣子鸡”炒鸡大赛 场面热辣火爆
- 贵州榕江:苗寨云雾美如画
- 中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 湖北神农架迎今秋首雪 美景引游客驻足流连
- 郑云龙亮相《榆树下的欲望》排练场
- 国家体育总局: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 上个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 收入同比增长50%
- 中新健康丨“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专家给出冬令进补三大原则
- 首批43只越冬白鹤飞抵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 文旅部:进一步优化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 候鸟南迁 呼和浩特迎来成群红嘴鸥
- 进博“新朋友”露露乐蒙:参加进博会是在华发展的“里程碑”
- 报告称,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 江西永新:鼓韵新声
- 中外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
- 北方各地滑雪场纷纷启动造雪和景区提质改造工作 提前布局冰雪经济
- “人气聚起来、商气汇起来”商旅文“出圈”联动 焕发消费活力、点燃消费热情
- 2000亿元、500万人……从“颜值”到产值 “美丽经济”激发消费新活力
- 巨量本地推双11大促百万福利来袭!双11生意新增量,就用巨量本地推
- 高通李俨:技术创新是立足之本,以标准化方式促进制造业快速发展
- 靠产品硬实力拿下第一,洒拖持续领跑擦窗机行业
- 进博会“全勤生”高通七赴进博之约,展现智能计算与生态合作新篇章
- 高通孟樸:5G和AI的融合为新型工业制造带来智能化飞跃
- 中新真探:自行使用药材泡酒有助身体健康?
- 甘肃民乐:祁连山下秋色浓墨重彩
- 呈百余幅突破性画作 《大田百禾》推出
- 河南三门峡:锣鼓书里唱古今 “爵士乐”里话传承
- 中国—岛屿国家海洋合作论坛在平潭举行
- 叶小沫:我的爷爷叶圣陶
- 内蒙古生态人36年的坚守:为绿色家园赋能
- 闽北念好绿色发展经 “犇”出特色致富路
- 香港国际机场三跑道系统将于11月28日正式启用
- 报告:2023年国产片占据中国电影市场绝对主导地位
- 18国企业将参展第二十五届中国中部(湖南)农博会
- 多国古典学专家四川探访古蜀文明与“熊猫家园”
- 央媒评拼多多引领电商西进:降低物流成本,托举美好生活
- “优化服务+智慧装备” 让农民“少跑路” 确保粮归仓、钱到账
- 跟着“悟空”寻石窟 河南安阳“万佛沟”引客来
- 河南郑州:迁徙天鹅和疣鼻天鹅“同框”入镜
- 广西北海武警官兵开展多课目强化训练
- 青藏铁路启动“双11”快运服务 日均300吨电商货物将入藏
- 西安二手市集上的年轻人:流转物品、传递情感
- 广西南宁:大龙湖碧绿清幽 阳光洒落群山宛若水墨画
- 七赴进博,三度成为“核心支持企业” 交通银行“看点”揭晓
- 抢抓有利“天时” 吉林雪场开足马力造雪备战新雪季
- 鄂尔多斯88件文物亮相广州 展现传统民俗文化
- 大型音舞诗画《唯见长江》上演 展示长江文化魅力
- 香港建造商会组织“海岸清洁日”活动
- AI技术助力银发教师发挥余热,让教育有了更多“打开方式”
- 流传千年的“许愿塔”,承载了多少东西方“共愿”?
- 拉萨市八廓街道:“甜茶议事会” 架起“连心桥”
- 青藏公路:日月山驶向繁荣的“快车道”
-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馆亮相 小小红砖“石库门”藏着大奥秘
- 泰国参展商:参加进博会将共享中国大市场 期待实现互利共赢
- 拉满“7”待值,共赴开放盛会
- 湖南东安高标准农田优质晚稻开镰收割
- 七赴进博会,三星勾勒人工智能未来图景
- 你的车险涨价原因找到啦
- 三星“AI for All”亮相进博 融合创新产品助力“新消费”
- 技术现代 先享未来 现代汽车闪耀进博会
- 和府捞面以“质价比”塑造餐饮竞争力
- AI技术显现创新势能,三星第七次亮相进博会
- 2024年广东省定向联赛在江门台山举办
- 培训下一步,寻找新增长
- 话剧《翻山海》桂林以山为幕 首次户外夜实景演出
- 什么是身体活动,它能代替体育活动吗|运动是良医
- 芭蕾舞剧《天鹅湖》在贵阳上演
- 广西侗乡:新楼落成尽展非遗风采
-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元代水闸遗址:循水考古,打捞元代
- 马拉松与北京秋景相映成趣
- “60后”台胞秦巴腹地觅乡愁 扎根40载心安即为家
- 在进博会“遇见上海” 第七届进博会上海馆亮相
- 人工智能双刃剑,如何把好“安全关”?
- 西藏大学举办第七届珠穆朗玛文学艺术奖获奖作品论坛
- 中国多地法官及业界人士齐聚重庆高院 共话知识产权保护
- 京剧票友汇聚余三胜故里湖北罗田角逐“十大名票”
- 2024“爱运动,爱飞行”模拟飞行进社区活动(厦门站)亮相文博会
- “碳”启未来 业界为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建言
- 专家学者齐聚南昌 共话江西航空产业发展新机遇
- 在赣留学生不虚“瓷”行:“想把中华传统文化传递给更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