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消保大咖说:征信记录查询次数也会影响个人征信
北京2月25日讯今晚8点,由联合中国平安推出的《金融消保大咖说》第十二期节目准时播出,本期节目的话题是“珍惜信用记录,科学合理负债”。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主任徐婕表示,征信记录查询频次,也是银行审批贷款的一项参考指标,查询次数多少、用途等,都能反映出客户的征信水平。
平安银行广州分行消费者权益保护中心主任徐婕
大部分人都知道征信的重要性,但是不知道怎么做才能够维护征信。徐婕在节目中介绍了四种会影响个人征信的行为。
第一,信用卡逾期还款。如果出现连续3次逾期,或者2年内有6次逾期,大多数银行等金融机构会拒贷。除了信用卡逾期问题,由于很多信用卡并不是免年费的,睡眠信用卡和办理之后未激活的信用卡,也会导致信用卡逾期而产生不良的征信记录。
第二,房贷、车贷等逾期或不还款。与信用卡一样,房贷、车贷也是直接显示在征信记录上的。尤其是2-3个月的连续逾期不还,如果今后想要再贷款,就会非常困难。此外,因为贷款利率上调产生的利息增加,也要按照最新的月供金额来还款。如果不缴纳增加的利息,那么也会产生欠息逾期,同样影响征信。所以,时刻关注贷款利率的调整,足额还款对信用非常重要。
第三,为第三方提供担保也可能形成不良记录。其实,不止自己的贷款逾期会让自己的信用报告产生不良记录,实际上,如果为他人的贷款做了担保人,如果借款人没有按时还款,也可能影响自己的信用报告。所以,贷款担保人责任重大,在签字之前,一定要谨慎。
第四,征信查询次数过多。征信记录查询频次,也是银行审批贷款的一项参考指标。因为查询次数多少、由哪些银行等金融机构查询、查询的用途等,都客观反映出客户的征信水平,如果名下仅有一笔贷款,却被多家机构查询征信,银行有理由怀疑你偿债能力不佳,进而被视为风险客户。
关于《金融消保大咖说》
新兴金融消费场景不断出现,让我们的生活更为便利,但也让不法诈骗分子有更多可乘之机,给我们的金融财产安全造成隐患。为积极配合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保监会、中央网信办、公安部的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相关工作,普及金融基础知识、提升金融消费者素养,号召广大网友争做金融好网民,联合中国平安今年继续推出12期金融消费者素养提升系列公益课堂。节目旨在传递科学的投资理财理念,防止人民群众受骗上当,引导金融消费者正确使用金融服务,倡导理性消费投资。
图片
精彩推送
- 珍惜信用记录 金融消保大咖说详解个人征信重要性
- 金融消保大咖说:征信记录查询次数也会影响个人征信
- 旭辉控股集团:购回2900万元2022年到期优先票据
- 中央第五巡视组反馈:光大集团党委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不够到位
- 青岛京北医院花费1万9治疗息肉 患者质疑过度治疗
- 从“全面数字化”到“开放供应链” 京东为线下图文店提供发展新模式
- “极兔”变脸 交了10万加盟百世快递 要被“极兔”清退?
- 金融街:为惠州融拓公司提供6亿元财务资助
- 通过趣加科技报名驾培 一年没摸到车钱也退不了
- 四款重磅新品亮相,OPPO春季发布会看点回顾
- 滨江集团:完成发行7.2亿元短期融资券 票面利率3.55%
- 食品加工制造板块今涨0.89% 涪陵榨菜涨9.98%居首
- 电力板块今涨3.24% 华电国际涨10.13%居首
- 网络游戏板块今涨0.86% *ST长动涨4.93%居首
- 银行板块今跌0.34% 瑞丰银行涨0.70%居首
- 元宇宙板块今涨0.67% 中衡设计涨6.18%居首
- 信达地产:拟为2家子公司合计不超过13亿元融资提供担保
- FAENZA法恩莎微纪录片上线:聚焦当代国际设计师,用艺术方式思考生活
- 收评:三大指数缩量反弹创指涨2.58% 医药医疗股领涨
- 平安鑫享混合增聘基金经理韩克 丁琳离任
- 曹春林离任创金合信积极成长股票 年内跌超13%
- 科力远收监管工作函 媒体质疑其被“乾瞻系”操纵股价
- 瞄准“双碳”目标 数字经济成绿色低碳发展新动能
- 多个省市重大项目加油干 今年基建增速或超预期
- 餐饮业等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收获政策“礼包”
- 中交房地产集团:拟发行不超过22.2亿元中期票据
- 曹妃甸区钢铁电力园区去年工业产值超千亿元
- 线上线下贯通,捷途汽车两手都要硬
- 曹妃甸一企业获全国首届颠覆性技术创新大赛绿色技术优胜奖
- 柯小驼受追捧!绒言绒语吉祥物作品爆火
- 曹妃甸综合保税区直航马来西亚槟城港航线正式开通
- 曹妃甸区去年进出口预计完成506亿元 总量排名唐山市第一
- 2月25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中间价下调66个基点
- 红牛品牌方天丝回应50年协议:不影响判决法律效力
- 曹妃甸区开创协同发展新局面 成北京产业转移的重要承载地
- 泰坦科技收监管工作函 被举报IPO或存股权代持未披露
- 河北将充分调动农业科技人员服务粮食生产的积极性
- 今年河北将关停剩余的22座生活垃圾填埋场
- 保隆科技收监管函 拟1.73亿元收购龙感科技55.74%股权
- 宝安推动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 建设多维一体的文体旅游综合体
- 2022年第一季度深圳宝安区共有41个项目集中启动
- 佛山三水港码头迎来农历新年第一批进境粮食
- “大长腿”学生数量增多 南京一学校实现课桌椅的“量身定制”
- 最低5.9万一针能包治百病?虚假宣传,谨防被骗
- 条码支付新规细则出炉 经营户下月可继续使用“个人收款码”
- “歇人不歇店” 南京消费者对于商铺分时租赁并不陌生
- 交通运输部聚焦网约车、道路货运新业态平台企业抽成比例
- 南京1号线北延线、S8号南延线、7号线将成为下一批开通线路
- 万科企业:完成发行20亿元中期票据 票面利率3%
- 南京市交通违法举报平台上线50天 违反禁止标线被举报最多
- 中恒集团收上交所监管工作函 莱美药业再被起诉
- 午评:创业板指半日涨2.18% 医药医疗股领涨
- 那些年滴进天津人心里的墨水
- 康姿百德磁性枕怎么样?适合自己的就是好的
- 天津市和平区首个首个保障性租赁住房项目正式运营
- 海河教育园区就业机会清单发布 提供了80余个就业岗位
- “一车一档”“一校一档” 西青区打造校车运营“户籍化”档案
- 天津经开区发明专利授权数量实现井喷式增长
- 西测测试过会:今年IPO过关第47家 长江保荐过首单
- 龙光集团旗南宁龙光玖誉城澜城、睿城组团盛大交付
- 天津全面排查船舶和码头治安隐患 营造良好沿海治安环境
- 电力“红马甲” 护航天津滨海新区中小学开学季
- 欧恩贝×虎墩大电影,虎年看虎,年味十足
- 天津经开区加强与琼海市自贸创新联动、产业发展对接
- 应急救护培训、地震逃生演练、燃气安全检查…… 握紧“安全”之绳
- 虎年新起点 元泰宝研发总监喜获日照经开区表彰
- T3出行杭州1天收3罚单 均为车辆未取得网约车运输证
- 中国海外集团:拟以1.19亿元转让青岛方虔置业18%股权
- 整合优化后,新的天津港综合保税区正式落地
- 首创集团:完成发行15亿元中期票据 票面利率3.45%
- 快可电子过会:今年IPO过关第46家 海通证券过4.5单
- 最高奖励30万元 天津:鼓励引导社会大众举报重大事故隐患
- 建业新生活:预计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加超45%
- 享道出行台州分公司违法被罚 提供服务驾驶员未获证
- 天津港迎来今年外贸汽车单船进口量新高
- 嘉环科技过会:今年IPO过关第41家 中金公司过4单
- 美股周四收高 摩根大通:美股成长股仍然不便宜
- 新希望服务:预计2021年归属股东净利润同比增58%-63%
- 上海今年首批集中供应40幅涉宅用地,触顶溢价率最高10%
- 厦门:今年计划供应宅地266公顷,适当放宽条件确保成交率
- 天岳先进业绩快报:2021年扣非净利润同比下降42.82%
- 涪陵榨菜业绩快报:2021年净利润同比下降4.53%
- 进化论资产38只基金开年齐下跌 10只跌超10%最大跌16%
- 中骏集团购回3100万美元今年到期票据,剩余本金3.7亿美元
- 商丘城发拟1元底价转让保嘉置业约65%股权
- 我爱我家:实控人谢勇延期购回1.3亿股质押股份
- 冬奥会中国队奖牌装备由安踏包揽 外媒聚焦中国科技
- 国博电子、海正生物3月3日科创板首发上会
- 人民好品 国货“丹”当 2022人民好品工程首场直播助力好品崛起
- 证监会核发立航科技、康冠科技IPO批文
- 菲鹏生物、唯特偶、兴禾股份3月3日创业板首发上会
- 莱克电气:董事会秘书陶峰因个人原因辞职
- 建发股份:向1066名激励对象授予1.14亿股限制性股票
- 建发股份:万鑫联拟发行7.65亿元资产支持专项计划
- 中海地产:完成发行10亿元绿色中期票据 票面利率3.22%
- 房地产开发板块今跌3.04% 黑牡丹涨1.33%居首
- 油气开采及服务板块今涨8.66% 恒泰艾普涨20.04%居首
- 锂电池板块今跌2.23% 深中华A涨10.11%居首
- 白酒概念板块今跌3.46% 中粮科技涨1.25%居首
- 生物医药今跌1.61% 舒泰神涨19.99%居首
金融
财经
要闻
公司
1月18日早盘,东鹏饮料高开高走。截至发稿已封死涨停,报172 15元。消息面,东鹏饮料于1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 5
详细>>去年春节前年终奖拿了30多万,今年一分钱都没有了。在一家20强房企已经工作7年的地产人陈雯雯说道,而她所在的一线区域已是该房企业绩最好
详细>>在连续多次发布风险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医疗终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医疗高开低走,最高涨至88 88元,午后该股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
详细>>2022年,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18日,上海发布《2022年
详细>>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问
详细>>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确保能源供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内外多种因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