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任泽平: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背后,有4点深层次原因值得重视_天天精选

来源: 时间:2023-05-22 14:55:26


(相关资料图)

金融界5月22日消息 知名经济学家任泽平发文称,全力拼经济需要金融先行。M2作为广义货币供应量,代表流通中的货币总量。2022年我国新增投放了28万亿M2,2023年一季度新投放了15万亿,但通胀数据低迷,消费、房地产呈现分化式复苏,部分人群对经济好转的感受不明显。

在他看来,当前正处于全力拼经济的“爬坡过坎”关键期,一个重要问题是“钱”去哪儿了?根据费雪方程式MV=PQ,高增的货币或是流向实际产出Q,或是流向物价或资产价格P。当前,尽管货币供应放量,但产出、物价指数等反应较为平淡,同时房地产、股市等大类资产价格没有明显提升,或许要把目光投向货币流通速度V。

任泽平指出,在经济学理论上,货币流通速度V与消费习惯和经济结构有关,一般假设V保持不变,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长期来看V受储蓄、资产价格、货币化程度、金融创新等因素影响逐渐下降。具体到近两年我国情况,自2022年以来货币大量沉淀于居民与企业定期存款账户,退出流通领域,导致货币流通速度下降。且居民与企业间的V、企业部门内的V均出现下降,表明居民部门的储蓄存款没有向企业部门存款顺畅转化,同时企业之间由固定资产投资主导的货币循环也有所放缓。

任泽平分析,货币流通速度下降背后,有4点深层次原因值得重视。

1)居民端:一是消费是收入的函数,收入预期与就业待改善;二是收入结构分化,边际消费倾向较高的群体资产负债表受损尚未修复,形成量预防式储蓄;三是居民杠杆率处于高位,加杠杆意愿弱

2)企业端:企业信心不足,特别是民营企业订单不足、盈利预期不足、对扩张保持观望,信贷红利无法兑现为投资扩张,沉淀在企业定期存款。

3)政府端: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是M2、信贷高增的重要支撑,但其本身商业周期长、资金占用量大,同时存在一定挤出效应。

4)金融机构端:非银存款大幅下降,市场上金融投资意愿较弱,货币交易需求下降,金融机构面对“资产荒”,存在资金空转,未能真正流入实体经济。

为顺利度过复苏“爬坡过坎”的关键期,将货币利好兑现为实体可持续增长,任泽平认为关键是坚持不懈全力拼经济,让居民敢花钱、让企业敢投资,提高货币流通速度。一是居民端亟需一揽子促消费政策的推出,稳定收入预期,促进储蓄转化为消费。二是企业端,提振民营经济信心,依托现代化产业体系,提高产品竞争力,带动总需求,盈利改善后回哺社会。三是发力新基建、新能源,兼顾短期扩大有效需求和长期扩大有效供给的重要抓手;四是促进财政转型,从土地财政转型股权财政,供给端加力发展新基建、新能源,推动高质量发展。

本文源自:金融界

关键词:

精彩推送

公司

吉卜力工作室如今已加入到主题公园的浪潮,并于11月1日正式对公众开放全球首个项目,将《龙猫》等经典作品的场景复原至现实世界。对于吉卜

详细>>

随着在线旅游企业数量的不断增多,售卖不合理低价旅游产品、违规利用用户个人信息等问题也时有发生。11月1日,文旅部发布《文化和旅游部关

详细>>

两个小时,这是越南全国首票榴莲从装车到运送至我国广西崇左友谊关口岸的时间。得益于一体化供应链,2021年,中国与越南进出口贸易额达到23

详细>>

1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截至9月末,10家A股上市农商行资产规模均有所扩大,重庆农商行、上海农商行仍以万亿元总资产位居前列。营

详细>>

西贝餐饮集团(以下简称西贝)在儿童餐的道路上越走越深。11月1日,北京商报记者从西贝获悉,其将推出西贝儿童餐零售产品。目前,部分西贝门

详细>>

新一期麻辣粉和逆回购操作如期公布。9月15日,央行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开展4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20亿元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