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游”更加火热
“前往中国旅游已成为一种风尚”
“周五下班去哪里?去中国!”近日,“周五下班去中国”登上韩国社交媒体热搜榜。“我刚和朋友去青岛玩,坐飞机只需要一个多小时,在机场就能办理入境手续,太方便了。”韩国公司职员郑佳珍对本报记者说。根据韩国国土交通部航空信息门户网站数据,自2024年11月8日中国对韩国实施免签政策以来,赴华韩国游客数量大幅增长,2024年11月达到99.34万人次,较上年同期增加47%。
“在泰国大学生中,前往中国旅游已成为一种风尚。”在广州一家餐厅,来自泰国曼谷的大学生莫琼对记者表示,中国美食种类繁多,令人向往;广州距离泰国也不远,成为理想的旅行目的地之一,“如今签证手续很便利,周末就能来此游玩一番”。
自2023年年底以来,中国的免签“朋友圈”持续扩容。截至目前,中国已同26个国家实现全面互免签证,对38个国家试行单方面免签政策,对54个国家实施过境免签政策,同157个国家和地区缔结各类互免签证协定。去年12月17日,中国过境免签政策全面放宽优化,过境免签外国人在境内停留时间由原72小时和144小时均延长为240小时,新增21个口岸至60个为过境免签人员入出境口岸,过境免签的外国人可以在24个省(区、市)允许停留活动区域内跨省域旅行。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带动“中国游”更加火热。2024年6月,中国对波兰免签政策公布半小时后,携程国际版上波兰用户对中国相关关键词的搜索热度比前一天上涨40%。华沙市民米莱娜第一时间决定到中国旅游。“我一直喜欢中国文化,喜欢很多寄情山水的中国古代诗歌,我想亲自去感受一番。”米莱娜在中国度过了10天的游览时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的张家界等地给她留下深刻回忆。“太不可思议了,希望我的朋友们都能亲眼去看看中国山水!”
自中国对比利时实行免签政策以来,越来越多比利时民众开始把中国作为第一旅行目的地。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比利时游客从“头回客”变成了“回头客”,目的地从北京、上海等大城市,逐步扩大到更多地区。比利时游客帕特里克、吕克和英格里德近期刚从中国旅行归来。“清晨,在火车卧铺中醒来,一眼看到壮丽的青藏高原美景,这种感觉太美好了。”乘坐西藏旅游专线列车后,他们十分兴奋地对记者说,越走进中国,就越会感受到中国的魅力。“来了一次,就还想再来,我们期待探索更多地方,进一步了解中国文化。”
“中国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
不久前,说得一口流利中文的德国人柯于根再次启程,从德国法兰克福前往中国。柯于根是上海国旅驻法兰克福办事处市场销售总监,此次赴华,是为了开发适合德国游客的中国徒步线路,同时参加中国国际旅游交易会。
“我们推出的免签‘中国游’线路深受欢迎,许多产品刚推出便迅速售罄。”柯于根表示,除了传统线路,新开发的长江三峡线路也很有市场。2024年公司接待的赴华游客数量超过2000人,已恢复至2019年水平,2025年预计会达到3000人以上。
希腊科斯莫拉玛旅行社市场与公关部经理玛丽亚·卡瓦迪亚最近也到中国考察旅游市场。“中国多样化的旅游资源极具吸引力,免签政策不仅有助于促进经济发展,还能加深其他国家民众对中国丰富文化的了解。”卡瓦迪亚表示,中国免签政策带来的利好,相关文旅机构的积极推广,都令她对希腊赴华游客增长很有信心。
“中国一直是奥地利人访问量最大的旅游目的地之一,我们现在正在规划2025年春夏旅行线路,计划推出更多有关中国的旅游产品。”奥地利旅游从业者甘瑟·格鲁伯表示。奥地利维也纳州议会主席恩斯特·沃勒认为,免签政策得到奥地利各行各业的热烈响应,这项措施“必将便利奥地利民众赴华旅游,加强人员往来,进一步促进奥中关系和两国交往”。
“中国游”的火热,也推动相关航空运输市场的增长。马来西亚高飞旅行服务公司首席执行官李麒峰对记者表示,随着马中两国游客出入境热情高涨,航空领域业务也在不断增长。近期两国之间已经新增18条直飞航线,覆盖多个城市,更好满足了游客需求。
“有助于增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
日本游客久野裕梨近期过境福建省,在中国不长的停留时间给她留下深刻的印象。“在福州长乐国际机场转机时,我很顺利地办理了手续,机场工作人员向我详细介绍了如何填写相关材料。从机场出来,附近的酒店有免费接送巴士,工作人员态度亲切,服务十分周到。”久野裕梨对记者说。
洛伊克·拉加德是法国知名旅游摄影博主,曾在上海工作过。免签政策出台以来,他两度赴华,走访了成都、重庆、湖南、新疆等地。“5年后再来中国,最大的感受是城市化程度更高、基础设施更完善了——高铁、网约车和线上订票系统都非常便利。”在旅途中,他拍摄了大量作品,收获了大量点赞与收藏:“中国的壮丽景观拍出来非常震撼,很有视觉冲击力。”“没想到在中国竟有这样的景致!”有网友在作品下留言。“免签政策确实带来了便利,也让人有种说走就走的冲动。”他对记者说。
在海外社交媒体上,有很多主题为“中国旅游”的群组,时常引发跟帖讨论。许多标题为“我对中国的看法原来是偏见”“这才是真实的中国”等由外国博主制作的视频,吸引了不少粉丝。很多游客用“出乎意料”和“从未想象过”等词汇表达他们对中国现代化程度、风土人情多样化的赞叹。
“百闻不如一见”,入境游是国际游客直接、深入了解中国的重要渠道。中国驻首尔旅游办事处主任张若愚表示,赴华“自由行”人数的增长,会加深韩国年轻人对中国的理解和认识,并通过社交媒体分享形成良性循环。北京联合大学中国旅游经济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曾博伟对记者表示,免签政策不仅促进了入境游的增长,更向外界释放了中国开放的强烈信号。“游客来过中国后会将他们的新认知传播出去,这对进一步提升中国形象有很大好处。”他认为,随着免签政策效应的释放,相信将有更多外国游客来到中国。
新加坡《独立报》的文章认为,中国扩大免签政策对全球旅游业产生了更广泛的影响。中国积极为国际游客提供更便捷的出入境服务,“不仅有助于减少旅行障碍、推动中国旅游业快速增长,也必将促进其他国家采取类似政策,使全球旅游变得更加便利,更有助于增强国际经济文化交流合作,最终促进世界的互联互通”。
图片
精彩推送
- 免签效应持续显现 “中国游”更加火热
- 指尖上的年味:京派剪纸剪出蛇年新气象
- 斯诺克大师赛:张安达无缘八强
- 低空经济领域投融资火热 开年已吸金近13亿元
- “囤”酒店真的划算吗
- 价格战引爆市场,沃尔沃销量飙升再证品牌魅力
- 导演刘智海:本土美学是中国电影的“国际通行证”
- 四川新春年货购物节:全球进口商品馆开馆迎客
- 西康高铁全线最长隧道秦岭太兴山隧道顺利贯通
- “时间银行”+环保行动:台湾社区营造师的新探索
- 中国与阿塞拜疆举行阿加入世贸组织双边市场准入首轮谈判
- 斯诺克大师赛:斯佳辉首轮不敌马克·艾伦无缘八强
- 春运首日中国铁路发送旅客1039万人次
- 中国每万人口高价值发明专利拥有量达14件
- “以旧换新”空档期怎么办?京东白条打造“0等待”购物体验
- 广东遇春运期间第一波冷空气 最低气温或跌至-4℃
- 广东古树名木保护见实效 建成古树公园210个
- 琼州海峡春运首日发送旅客6.6万余人次
- “国潮汉风年 地道徐州味”2025徐州文旅新春消费季全面启动
- 水利部:京津冀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呈“双下降”趋势
- 第二艘国产大型邮轮全船主船体贯通
- 江西泰和:救助放飞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凤头鹰
- 聚焦“关口前移”,提升灾害监测预警和转移避险能力
- 加强亚冬会各类知识产权保护 对会徽等19件特殊标志予以核准登记
- 国家知识产权局:2024年共授权发明专利104.5万件,同比增长13.5%
- “港车北上”“澳车北上”突破450万辆次
- 演艺火热境外消费回流 海南提速国际旅游消费中心建设
- 春节将至 “中国龙灯龙舞文化之乡”龙灯彩扎忙
- 广西百色倡议发压岁钱不超过20元 “唤”回祝福本意
- 1月15日:全国农产品批发市场猪肉平均价格比昨天下降0.9%
- 西康高铁全线最长隧道秦岭太兴山隧道顺利贯通
- 应急管理部:2024年每百万辆电动车火灾起数同比下降42.2% 伤亡人数下降超90%
- “首来族”过半 全国台联第三十一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在京开营
- 江苏:千名书法家同书“福”字 为旅客送上温馨祝福
- 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好人榜”发布 盛李豪、丁欣怡位列榜单
- 故宫博物院公布寒假期间未成年人团队快速预约、检票措施
- 小新带你逛河南洧川大集 尝尝秤钩不断的豆腐啥味道?
- 哈铁春运预计发送旅客1172万人次
- 大红包、蛇来运转…上海老字号“年味气氛组”已就位!
- 2025新春走基层丨在你乘坐的列车外 有一群“00后”小伙严寒中为你保驾护航
- 文耀中华|《比翼双飞》
- “爱”字当选2024年香港年度汉字
- 预计72亿人次春运期间自驾出行 这些安全提示请查收→
- 28岁的“老妈妈” 为易地扶贫搬迁群众托起稳稳的幸福
- 春运开启 高压力运行如何保安全、保畅通?
- 春运首日中老铁路运送跨境旅客同比增长56%
- 免费参观!清华北大等多所北京高校开放校园,冰场也快开了!
- 9个问答了解:一般纳税人如何享受“六税两费”减免优惠
- 灵影仙踪:上海博物馆蛇年迎春展开展
- 914门课程入选新一批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名单
- 把优质华文教育办到侨胞“家门口”
- 新疆的雪花开了丨走!跟着赛事畅游“热雪新疆”
- 江西吉安高速救援部门研发锥桶自动布控系统
- 泰国科学家在中国:共筑生态环保新未来
- 荷兰小哥阿勒泰的第一个清晨,竟然被它香迷糊了!
- 浙江省特色产业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在杭州成立 深化产才融合
- 2024年中国自产锂资源增幅超30%
- 琼州海峡推行全面“预约过海” 鼓励来琼“租车旅游”
- 广西融安连续17年开设春运“爱心驿站” 温暖民众回家路
- 一张地毯“织出”民族团结故事
- 环京特色产业带展现“向新而生”发展态势
- 重庆兴隆场编组站接触网设备集中修正式启动
- 南沙大桥主动交通流管控系统上线 提高道路通行能力
- 小恒数科:窥探AI人工智能技术的未来发展
- 国网重庆电力全面升级充电网络建设 保障春运期间满电出行
- 春运首日 重庆“慢火车”上年味渐浓
- 2025年春运,内蒙古全社会人员流动量预计达1.36亿人次
- 免签政策叠加效应持续释放 跨省游、深度游成为外国游客“打卡中国”新趋势
- 青海民政:30亿元救助补助资金有效保障困难民众基本生活
- 南宁铁路警方多举措提示旅客防范电诈 守护旅客安全返乡
- 全国台联第三十一届台胞青年冬令营山东分营在济南开营
- 新疆兵团农村供水自来水普及率达99.4%
- 广东省政协委员吴正丹:拓展杂技魅力,讲好中国故事
- 太行山中小城过年忙:猪头肉里品家乡味道
- 春运首日中国全社会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超1.7亿人次
- 山西襄垣:千方百计兴产业 鼓起民众“钱袋子”
- 2024年新疆电网新能源年度发电量实现新突破
- 湖北荆州松滋车阳河港口货运忙 冲刺开门红
- 贵州山区冬日农事忙
- 极氪多款明星产品亮相CES2025,重磅发布四大出海战略
- 河南春运跨区域人员流动量预计达5.3亿人次 自驾出行将成主力
- 山西柳林:冬日里的小“莓”好
- 江西永修:候鸟点亮乡村经济新业态
- 新疆乌什有一个“幸福村”
- 湖北开通首条通往挪威的货运航线
- 黄河壶口瀑布现“冰瀑玉壶”美景
- 中国“慢火车”穿行山区:载着“人情味” 开出“国际范儿”
- 圆月与北京颐和园练桥同框
- 琼州海峡海安港应急客滚泊位启用 专门运输燃油小车
- 《2024胡润全球高质量企业TOP1000》发布
- 2025年铁路春运启动 国铁沈阳局预计发送旅客2260万人次
- 湖南洪江市“家门口”车间编织就业“幸福网”
- 陕西佛坪:一野生大熊猫现身“熊猫村”
- 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上的“蜘蛛侠”:海天织网守护回家路
- 湖北宜昌推广“友好徽章” 破解外卖“进门难”
- 江西鄱阳湖南矶湿地监测到越冬水鸟近9万羽
- “品味西关”之“百店·百厨·百菜”展示交流环节在穗启动
- 台胞青年参观北京电影学院
- 北京今年将发布不少于10万个高校毕业生就业岗位
- 中国央行:保持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的目标不会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