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金融 > 正文

三安碳化硅器件“上车” 国产厂商抢抓机遇扩大份额

来源:第一财经 时间:2022-01-24 14:34:06

运营中国首条碳化硅全产业链的三安光电(600703.SH)控股子公司湖南三安1月24日宣布,其在长沙制造的碳化硅(SiC)二极管量产出货后通过客户验证,其入选汽车芯片推荐目录的碳化硅二极管已接连获得汽车行业客户订单。

集邦咨询研究副总经理王飞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2022年是碳化硅功率器件规模应用的关键期,特别是新能源车市场对高压碳化硅器件需求旺盛,国产厂商应抓紧机遇扩大份额,同时国产碳化硅仍需进一步提升良率。

碳化硅功率器件由于能源转换效率较高,在充电桩、车载充电器、逆变器等新能源汽车高压充放电环节市场潜力巨大。王飞认为,目前国产碳化硅器件的主要问题是良率普遍不高,导致成本很高;此外,国内目前上马的碳化硅项目很多,预计未来竞争会非常激烈。

2021年6月,湖南三安一期项目点亮,半年内从“碳化硅晶体生长“到”器件封测“的量产线贯通,并于11月量产碳化硅肖特基二极管系列产品。2022年1月,三安碳化硅功率器件已收获来自车载充电器(OBC)领域头部企业和中国最早布局新能源汽车的主机厂订单。

集邦咨询预计,2025年新能源汽车市场对6英寸碳化硅晶圆需求将达到169万片。目前,电动车已成为碳化硅的核心应用场景,其中OBC(车载充电器)和DC-DC转换器组件对于SiC器件的应用已相对成熟,而基于SiC的主驱逆变器仍未进入大规模量产阶段。

湖南三安半导体市场销售负责人张真榕说,2021年三安导入碳化硅功率器件客户549家,覆盖服务器电源、通信电源、光伏逆变器、家电、新能源汽车充电系统的充电桩电源和车载充电机等客户,量产交付产品66款。订单主要来自新能源汽车、光伏逆变器等行业。

尽管全球碳化硅公司纷纷扩产,部分新能源车企仍担心碳化硅产能扩张低于市场需求增速。集邦咨询认为,上游SiC衬底材料环节将成为产能关键制约点,因为其制程复杂、技术门槛高、晶体生长缓慢。张真榕表示,三安将整合全产业链资源,尽力提供准时交付保障。

精彩推送

公司

1月18日早盘,东鹏饮料高开高走。截至发稿已封死涨停,报172 15元。消息面,东鹏饮料于1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 5

详细>>

去年春节前年终奖拿了30多万,今年一分钱都没有了。在一家20强房企已经工作7年的地产人陈雯雯说道,而她所在的一线区域已是该房企业绩最好

详细>>

在连续多次发布风险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医疗终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医疗高开低走,最高涨至88 88元,午后该股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

详细>>

2022年,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18日,上海发布《2022年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问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确保能源供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内外多种因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