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竹鱼篓、麦穗仓、木水车…… 乾务民俗文化展览馆展示斗门民间风俗变迁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1-08-16 10:21:14

竹鱼篓、铁渔叉、麦穗仓、木水车、收音机、缝纫机……在珠海市斗门区乾务市民艺术中心的民俗文化展览馆,不同历史时期的200多件传统生产、生活器具,成了展示珠海斗门民间风俗变迁的一扇窗口。

其中,一个个看似普通的“渔网”“鱼篓”,在“馆主”周永燊看来,却有着不同寻常的意味。

“这里展览的每一个物件,都是当地人使用过、甚至代代相传的家当。”周永燊相信,厚重历史是最好的文化自信,“像这件打谷工具,就已经是三代同堂了,第一代是用两根竹竿摇动打谷,第二代是在一个特制的木桶里摔打稻谷的打谷机,到了第三代就已经是脚踩式的圆形打谷机。”

这样的一个民俗文化展览馆,是“广东省基层宣传文化能人”、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文化站站长周永燊推动打造的又一张乾务民间文化名片。

自2007年上任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文化站站长以来,周永燊屡屡创新基层文化工作形式方法,将乾务的美食文化和民间艺术推向全国。

千百年来,大旗山脚下的乾务镇各村流传着乾务飘色、装泥鱼、锣鼓柜、舞龙、舞狮、佛家拳等优秀传统民间艺术。但近年来,由于接班人少等原因,这一传统民俗几近失传,渐渐失去活力。

为了扭转这一形势,热爱民间文化艺术的周永燊推陈出新,成功创新了多台大型飘色,乾务飘色重亮光彩,还成功入选广东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其中,他创新制作的八芯乾务飘色《天仙配》和十芯飘色《西游记》让观众耳目一新,打破了该镇将近400年的飘色传统。

如今,每到假期,在珠海市斗门区乾务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舞狮训练场、舞蹈室、戏曲室、手工活动室里就挤满了学习民俗的孩子。

“我们基层的实践活动就要伸手摸得到、睁眼看得见,必须是群众喜闻乐见的。”周永燊说,“基层缺少文化教育人才,我们就自己去挖掘,让这些人才引领民俗文化活动鲜活地开展。”

如今,越来越多的乾务人和斗门人参与到飘色表演中,不仅在当地表演,还与鹤山、台山、顺德等周边地区进行民间艺术交流。

精彩推送

公司

绿田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简称绿田机械)将于2021年3月18日首发上会。绿田机械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本次公开发行股份数量不超过2200万股,占发

详细>>

11月6日,国际数据公司(IDC)手机季度跟踪报告显示,2020年第三季度中国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约8480万台,同比下滑14 3%。出货量前五的品牌分

详细>>

突如其来的疫情黑天鹅,让中国零售行业整体遇冷,增长一度陷入停滞。对于业务模式主要面向线下门店的内衣企业来说,更是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

详细>>

2020年上市公司半年报披露已结束,然而,神州数码今年上半年的业绩并不理想,营收净利双双下滑。并且近日公司发布公告称,10大董事、高管拟

详细>>

8月28日,兑吧发布了2020年中期业绩。尽管受疫情及宏观经济影响,其广告收入有所下滑同时导致经调整净利润亦由盈转亏,但是其SaaS业务表现

详细>>

27日晚间,申通快递发布2020年半年报。数据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业收入92 58亿元,同比下降6 21%;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067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