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务贯通全产业链 助力岩茶飘香四海

时间:2019-05-27 17:06:00       来源:新华网|0

武夷山,世界红茶发源地、著名的“万里茶道”起点。区域内3500多家茶企,从业人员超过8万人。

服务实体经济政策加速,乡村振兴推进加快,消费结构不断升级,“一带一路”战略有效实施,武夷山茶叶走上了产业化、标准化、高附加值的转型道路。

在改革和发展道路上,资金问题犹如一座大山,压在企业主面前。如何让银行的资金落地?农业银行武夷山支行瞄准“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发力风险控制的难点,以优化服务、优化流程、优惠利率的“三优服务”,积极践行普惠金融,倾力助推茶产业发展壮大,切实为阵痛中的农户和企业排忧解难。

截至2019年4月10日,武夷山农行涉茶行业贷款7.35亿元,其中涉茶法人贷款4.54亿元,涉茶个人贷款2.81亿元,在同业中居翘楚之位。

为有源头活水来

——力破“融资难”

清明时节,武夷岩茶“春茶”开采。种茶16年的武夷山星村镇黄村村茶农周泽有,虽有着50亩茶山,却再次因资金犯愁。“每年的采茶、制茶期间,我们都缺资金。这个时候,就会想到去银行贷款。”

今年武夷山农行主动对接周泽有的资金需求,短短3天就获得纯信用贷款30万。

茶叶生产具有周期性,资金需求一般集中在4月至5月的采摘季,资金回笼则在下半年。此时,资金需求量集中、周转周期长,小额、不够灵活的传统贷款已无法满足客户周期生产的需要。

“围绕武夷岩茶产业链上茶企、茶商、茶农的金融需求,我们出台了专项信贷政策。让原本产业中的“弱势群体”的茶农和小微茶企变成我们产业链服务上最大的受惠者。”该行相关负责人告诉笔者。

武夷山农行量身打造“惠农e贷(武夷岩茶)”、“武夷岩茶小微企业贷款”两种拳头产品。它们整合了农业资源和金融资源,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打破了对有形、固定资产抵押严格限定的授信条件,通过对信息资源整合明晰客户白名单,拓宽了对农村农户企业以及茶产业链的支持广度和深度,提高服务效率的同时也减少金融风险。

经过宣传推广,茶企贷、茶农贷已惠及当地76个村。目前武夷山农行惠金融贷款余额4.21亿元,惠及企业及个人1749户,服务覆盖当地66%的行政村。

好雨知时节

——力破“融资慢”

武夷山南湖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地处武夷岩茶第一大镇——星村镇。仅用5天时间,企业获得了武夷山农行实行武夷岩茶小微企业服务方案以来的首笔贷款。企业负责人黄正华对农行的服务赞叹连连:“农行是打通小微贷款最后一公里的行,没有光说不做,真正落实到位。”

2018年12月,福建省农行在武夷山启动武夷山岩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试点工作,省、市、县三级联动、前后台平行作业,并制定了《武夷岩茶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案(试行)》,从多方面服务优化到优惠利率再到扩大小微企业贷款抵押物范围,提升小微企业贷款审批效率。

同时,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多渠道了解企业生产情况和金融服务需求,确保小微贷款真主体、真需求、真用途,重点关注客户的人品、产品、押品。

每笔贷款业务从收集资料到贷款审批均在4-5天内办结,让小微茶企实实在在地感受到“农行速度”。这样的成功经验已经面向全省推广。

春风送暖入屠苏

——力破“融资贵”

茶企的资金需求集中在加工和销售环节,主要集中在茶叶包装物、门店经营费用、毛茶采购和人工费。茶企业的设备采购、厂房建设、茶园改造、流通渠道建设及品牌宣传建设费用占据了融资的大部分。想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打响自有品牌,占据一席之地,企业不得不面对巨大融资成本的压力。

武夷山市叶嘉岩茶厂是武夷山一家新兴茶企,旗下的武夷岩茶系列产品“叶嘉岩”、“溪谷留香”牌武夷岩茶已获得国家商标使用权和食品生产SC认证,企业负责人叶家亮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传承人刘国英的大弟子。

近期,公司急需大量资金扩张发展以及茶山改造。农行服务团队主动上门拜访。叶家亮得知农行实行小微企业优惠利率,对授信1000万元(含)以下的小微企业贷款利率,执行基准利率下浮10%时,开始初步尝试合作。

在省、市、县团队三级联动下,现场办公,仅用三天该企业授信900万、利率执行基准下浮10%的方案审批通过,并顺利放款到账。

“原来月利率在7-8厘,现在农行为我节省近一半的成本。”不善言辞的叶家亮露出了满意、轻松的笑容。

“响应乡村振兴号召,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助推武夷岩茶走出世界,是农行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武夷山农行负责人介绍说。

截止目前,农行武夷山支行已支持茶农2320户,授信金额3.51亿元,用信金额2.21亿元;支持小微企业贷款67户,授信金额3.50亿元,用信金额1.86亿元;支持大型企业2户,授信1.19亿元,用信金额1.18亿元;支持茶旅小镇建设等产业链延伸,授信5亿元,用信金额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