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蚌埠着力打造城水相融“靓”生态
8日傍晚,在淮河安徽蚌埠城区段的南岸,70多岁的朱振宇正在放风筝。见到记者时,他热情地展示给风筝“挂灯”的技术。
家住淮河岸边的他,见证了门前这条河的变化。“之前肯定不行,以前没有这么美,这地方停着的都是渔船,那种双桅的木船。”朱振宇说,“这两年亮化淮河,才变得好看。”
11月8日傍晚,朱振宇在“靓淮河”的风景中“炫技”。记者 吴兰 摄
朱振宇所说的“亮化淮河”就是指“靓淮河”工程,即蚌埠实施的主城区淮河防洪交通生态综合治理工程。
“靓淮河”:拥河发展
淮河是蚌埠“母亲河”。穿城而过的“城中河”将中心城区与淮上区及三县分割两岸,且由于没有全面系统治理,岸线内外存在诸多短板和问题,一定程度上成为蚌埠加快南北协调发展的“割裂带”和“减速带”。
据蚌埠市政协副主席、市水利局局长荀异然介绍,曾经由于河道淤积、生态退化、偷倒垃圾等问题,淮河一度成了蚌埠城市“脏乱差”的集中带。让淮河美起来、靓起来,成为当地急需破解之题。
2022年初,蚌埠市正式启动“靓淮河”工程,水利部门对淮河河道切滩、拓槽、疏浚、清淤,将淮河主河道由原来枯水季不足200米,拓宽至500米。曾经民众口中的“城在水边城不美,河在城中不亲水”“上天馈赠的‘金腰带’被当成了‘稻草绳’”的地方,华丽升级为“堤固、水清、岸绿、景美、人和”的城市中心公园。
靓起来的淮河两岸。蚌埠市委宣传部 供图
“人水相依、城水相融”绿色生态格局得到全新塑造,蚌埠也从“跨河发展”向“拥河发展”转变。其中,对主城区淮河段进行整体生态修复,累计将新增水面2600亩,新增城市绿地1.2万亩,年净化污水约1.1亿吨,将过去“脏乱差集中带”打造成贯穿西东的“城市绿肺”“生态绿轴”,成为市民近水、亲水、戏水、乐水的好去处。
夜幕下,在朱振宇放风筝的斜对岸,来自山西的李翠仙正和她的自驾游车友们,夜赏岸边美景。慕名而来的她,打卡美食、人文之地后,称“不虚此行”。
荀异然说,依托“靓淮河”历史文化轴线,兼顾普惠民生的文化工程与引领转型的文化品牌塑造,还将蚌埠3万年前的古菱齿象、7300年前双墩文化、5500年前大汶口文化、4200年前大禹文化等,通过雕塑、小品、主题公园等多种艺术形式,沿河布点,打造千里淮河文化长廊。
当地因地制宜在建设篮球、沙滩排球等体育场地共15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7万人开展体育锻炼。荀异然说,下一步拟在“靓淮河”建设区域谋划骑行步道、水上运动、水上游戏等项目。
耀明珠:幸福河湖
“靓淮河”是蚌埠这座城市的“金腰带”,龙子湖就是镶嵌在这座城市中的一颗璀璨“明珠”。其水面面积8.7平方公里,流域面积140平方公里,水域面积位列中国十大城市内湖第六名。
从“靓淮河”工程,到建设龙子湖国家级“幸福河湖”,近年来,蚌埠市加快河湖系统治理保护,全面修复河道生态、提升城市品质,打造了“水清岸绿、河畅景美、人水和谐”的亮丽名片。
龙鳞叠水处已成网红打卡点之一。记者 吴兰
据介绍,全国15条(个)河流(湖泊)获批2023年国家幸福河湖建设试点,蚌埠市龙子湖成为安徽唯一入选建设试点的河湖。该项目总投资13324万元,专项用于开展龙子湖生态系统性修复建设。龙子湖国家幸福河湖建设主要包括方邱湖低洼地排水工程、龙子湖东南片湖滨带生态修复工程、龙子湖生态保护适宜性保护等内容,目前12项建设任务已全面完成。
作为幸福河湖建设的示范段,龙子湖东南片湖滨带生态修复及滨岸清水畅流工程于2023年11月开工建设,总面积约70公顷,通过生态修复、滨岸清水畅流、底泥洗脱等工作,如今,花山叠瀑、龙鳞叠水、金色沙滩等已成网红打卡地。
初冬的下午,暖阳正好、略有微风。群艺葫芦丝队队长、71岁的齐桂林和20余位队员在龙子湖边排练《花开如云》节目。“这里原来是荒地,现在通过治理,最近一年多,变得非常好。”(完)
精彩推送
- 安徽蚌埠着力打造城水相融“靓”生态
- 云南百年古村变身旅居新宠
- 第八届湖南艺术节在长沙开幕 展示近三年文艺事业新成果
- 进博会首展首秀引领医疗创新潮流
- 徐西鹏:突出侨校特色 探索文化融合
- 重庆:越南乐器演奏西游记主题曲 奏出东南亚“风味”
- 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多款新式武器装备将重磅亮相中国航展
- “红鹰”飞行表演队亮相珠海 空中舞蹈绚烂多姿
- 黑龙江漠河:“雪国列车”启程 冰雪游迎热潮
- 两岸青年“客家祖地”福建龙岩共话新媒体发展机遇
- 西宁南北山建设35年:由“感受到”转为“享受到”
- 进博会亮点回顾 这次主打的AI的三星有多牛?
- 三星“全勤”进博会,深耕中国市场信心足
- 2024中国义乌文化用品秋季展览会在义乌国际博览中心盛大启幕!
- 盘点进博会:三星AI手机引领创新 赋能美好生活
- 三星进博会大秀AI,创新科技碰撞未来生活
- 三星发展人工智能技术,在进博会上推出新品—— 创新赋能美好生
- 高通钱堃:以知识产权保护助推乡村振兴和可持续发展
- 全面升级!微众银行与中交电商达成全方位战略合作,助力交建云商链属中小微企业降本增效
- 东方之约 再续新篇
- 高通携手伙伴依托5G-A提升XR体验,成功入围进博会“2024新消费创新案例”名单
- 高通获颁“2024新消费创新案例”,5G-A推动数字消费高质量发展
- 宁夏贺兰山东麓葡萄酒再登进博会中国馆 以国礼形象展现中国风采
- 国家铁路创新研究院在重庆永川揭牌
- 第二届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合作大会在广安市举行
- 富士康郑州工厂已累计生产智能手机超12亿部
- 南京发现东吴张昭家族墓 出土两方龟纽金印
- 郑州航空港区何以成为国际化航空city?
- 粤港澳公路自行车赛11月下旬在珠港澳三地举行
- 2024年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总决赛在海口开赛
- 探访四川广元古蜀道翠云廊
- 新疆吐尔尕特口岸降大风雪 中吉双方保通关顺畅
- 七届“全勤生”高通已经确认参加明年第八届进博会
- 四川广元:剑门关景区吸引游人
- 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抵达珠海
- 枣庄辣子鸡炒鸡大赛举行 厨师现场火热开炒
- 西藏拉萨:雪后布达拉宫美如画
- 技术装备展区吸引观众
- 黑龙江今冬升级“宠客”模式 多举措服务海外游客
- 山西旅游持续升温 未来如何再攀“高峰”?
- 山西长子:田野好“丰”光 大葱收获忙
-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与产业紧密合作共拓全球市场
- 立冬大回暖来了!我国大部气温显著偏高 局地气温重回9月中下旬
- 第十六届世界美发大会厦门启幕 荟萃世界美发艺术
- 中新教育丨西藏那曲市林草局与西南林业大学向基层小学捐赠 送教进校园
- 内蒙古与黑龙江共建大兴安岭旅游联盟
- 国际赛事落地京山 助力软式网球运动跃上新台阶
- 宁夏银川前三季度投资增幅位居西北五省省会(首府)城市第一
- 中新教育丨央音讲师情牵高原:无悔选择 用音乐为孩子筑梦
- 俄罗斯“勇士”飞行表演队全新换装重返中国航展
- 首届世界古典学大会在北京开幕
- 山西文旅:“悟空”流量下的坚守与突破
- “镜中行旅”主题展览亮相上海当代艺术馆
- 新能源车的保险如何投保
- 三星进博会七大展区全揭秘,创新科技引领消费升级
- 今年的进博会,这里满满“未来感”
- 七登进博舞台,伊利金领冠以科研实力打造婴配粉创新“标杆”
- 三星七赴进博会,AI创新助力中国新质生产力
- 三星亮相进博会,AI显示“玩”出新花样
- 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5G与AI的融合正加速企业数字化转型步伐
- 小恒数科:人工智能的核心算法与应用场景
- 连续七年亮相进博会,高通携手合作伙伴共赢智能计算新时代
- “青年”姚明鼓励年轻人看一看世界
- 重头戏开始,中国持续为消费加油门
- 当天南海北的师生坐在“云课堂”里
- 川陕交界曾家山数万亩林海披上“黄金甲”
- 青海55项税费优惠政策支持绿色算力产业发展
- 古城南京秋色斑斓“诗意浓”
- 文旅局副局长英语带货走红:让大家感受东北人的热情
- 专访“大数据之父”舍恩伯格:虹桥未来将赶超硅谷
- “中国钓具之都”山东威海:小鱼竿闯出国际大市场
- 助文旅增色幸福“加码” 湖南旅发大会敲响“千年石鼓”
- 沈阳培育消费热点 打造“沐浴休闲之都”
- 硬核科技再创新高 海尔盈康一生携大健康产业生态亮相进博会
- 西藏拉萨深秋如画
- 闽宁携手28载 谱写“中华一家亲”原州故事
- 周敦颐遗迹遗址地携手共促理学文化国际化传播
- 千余名专家学者共聚云南 以新质生产力推动水土保持新发展
- 烟台“红色文博轻骑兵”:让红色历史“活”起来
- 河北衡水湖进入候鸟迁徙高峰期
- 沈阳迎来第三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
- 甘肃陇南绿色矿山:自动化系统日处理原矿1万吨
- 糖尿病患者冬季如何注意日常养护?专家解答
- 调规后沈阳首家外资旅行社落户 服务业扩大开放试点再突破
- 山东枣庄举行“辣子鸡”炒鸡大赛 场面热辣火爆
- 贵州榕江:苗寨云雾美如画
- 中国首次发布国家生态保护修复公报
- 湖北神农架迎今秋首雪 美景引游客驻足流连
- 郑云龙亮相《榆树下的欲望》排练场
- 国家体育总局:巩固和扩大“带动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成果
- 上个雪季我国冰雪旅游人数同比增长38% 收入同比增长50%
- 中新健康丨“冬令进补,来年打虎” 专家给出冬令进补三大原则
- 首批43只越冬白鹤飞抵江西鄱阳湖自然保护区
- 文旅部:进一步优化冰雪旅游产品供给,提升服务质量
- 候鸟南迁 呼和浩特迎来成群红嘴鸥
- 进博“新朋友”露露乐蒙:参加进博会是在华发展的“里程碑”
- 报告称,中国微短剧市场规模超500亿元
- 江西永新:鼓韵新声
- 中外古典学专家学者走进中国考古博物馆
- 北方各地滑雪场纷纷启动造雪和景区提质改造工作 提前布局冰雪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