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京张 见证铁路发展国力飞跃
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铁
北京延庆,长城脚下,青龙桥车站旁,詹天佑雕像屹立于此。
1909年9月24日,京张铁路正式建成。这是中国人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一条干线铁路,打破了“中国人不能自建铁路”的断言。
2019年12月30日,京张高铁开通运营。它是世界首条时速350公里智能高铁,实现了有人值守的自动驾驶。
百年奋斗,京张圆梦。习近平总书记深情点赞:“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从时速35公里到350公里,京张线见证了中国铁路的发展,也见证了中国综合国力的飞跃。”
从“人”到“大”,京张高铁见证实力跃升
不到5分钟,复兴号智能动车组从12公里长的京张高铁八达岭隧道呼啸而过。在它的上方,S2线列车“长城号”穿行在京张铁路“人字坡”上,用时78分钟。
燕山山脉,山高坡陡。百余年前,为破解火车爬坡难题,詹天佑用钢轨书写了一个“人”字。今天,八达岭隧道在地下穿过“人”字交点,构成一个“大”字。
从“人”到“大”,中国铁路实现了从自主设计修建零的突破到迈向世界最先进水平。
到点自动发车、区间自动运行、到站自动对标停车、车门站台屏蔽门联动开启……京张高铁在全球第一次实现了运营时速350公里的有人值守自动驾驶。
“依托自动驾驶系统,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列车从制动到停车,停准误差在10厘米内。”国铁北京局怀柔北机务段京张车队党支部书记王海涛说。
看线路,京张高铁配有全天候“聪明大脑”,依托北斗卫星导航和地理信息系统(GIS),完成运营、调度、维护、应急等各项工作。通过“聪明大脑”,管理者可以对全线每一座桥梁、每一米钢轨、每一段路基进行全天候监测,零件是否老化、路基是否沉降、信号是否损坏,尽在掌握。
看装备,复兴号智能动车组全车布有2000多个监测点,对自身状态全面监控,实现智能运行。“在北斗系统的支持下,动车组将根据地势、路况等情况自动计算最优驾驶方式,自动提速和降速,平稳运行、全程丝滑。”中车长客股份公司高级工程师张国芹说。
国际铁路联盟(UIC)评价:“京张高铁是迄今为止铁路行业中的杰出人工智能实施案例。”
京张高铁开通当天,中国高铁里程达到3.5万公里,居世界第一。时至今日,中国铁路总里程突破16万公里,高铁里程超4.6万公里。一张世界上最现代化的铁路网和最发达的高铁网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改变着中国。
从“优”到“强”,京张高铁标注创新高度
智能,京张高铁最亮眼的标签。智能京张,离不开智能建造,其背后是中国基建的强大实力。
三维模型助力,京张高铁实现全线智能设计。
“瞧,这是网上的京张高铁。”中铁设计集团副总工程师吕刚打开了数字孪生模型,无论是高山、车站抑或是轨道、桥墩,全都三维立体可视。
为实现智能铁路的建设目标,京张高铁进行了67项智能化专题科研,在全球首次实现了全线、全专业、全过程三维智能协同设计。
“我们首先利用前期的勘探、测绘数据生成地理孪生模型,然后导入自主研发的智能算法,进行智能选线和工程设计。”吕刚介绍,依托三维智能协同设计,选线效率和质量大幅提升,其生成的数字孪生模型还可实现施工建造精细化管理,为后期智能运营提供数字档案。
智能盾构掘进,京张高铁开启智能建造先河。
“前一秒高楼林立,转眼间便进入地下”,列车从北京北站开出不久,便进入了清华园隧道。
这条隧道不简单。与北京地铁10号线、15号线、12号线相交而过,长距离并行地铁13号线,下穿7处重要城市道路、百余条重要市政管线……怎么办?智能建造来帮忙。建设者采用先进的泥水平衡盾构机“天佑号”进行掘进,并建立了盾构智能掘进可视化云平台。
“这相当于为盾构机装上了‘天眼’,时刻掌握隧道和周边构筑物的变形情况。”中铁十四局京张高铁清华园隧道盾构负责人赵斌说,这一措施有效提升了施工精度,沉降误差不超过2毫米。
不仅如此,清华园隧道还实现了管片、轨下结构的全预制机械化拼装。盾构机走过之处,隧道已“精装”完毕。
再看八达岭长城站。世界上埋藏最深、地下面积最大的高铁站,相当于把一幢30层高的大楼埋藏于深山之中。
研发隧道结构智能健康监测系统等,运用人车定位系统、智能交通指挥中心、视频监控信息系统……“我们用最智能、最先进的技术完成车站建设,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重要文物零影响。”中铁五局高级工程师胡维说。
“京张高铁是我国智能铁路最新成果的首次集成化应用,开启了中国智能铁路新时代。”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平说。
从“线”到“网”,京张高铁支撑区域发展
100多年前,京张铁路是京包铁路的首段。从包头乘火车进京,火车要慢慢悠悠地走上一夜才能到青龙桥站,换了车头之后,还要花上半天时间才能到北京主城区。
100多年后,京张高铁的开通,将北京到张家口的铁路运行时间从原来的3.5小时缩短到1小时左右。此外,张呼高铁、大张高铁同步通车,京津冀地区的居民得以实现“内蒙古大草原一日游”。
列车飞驰,重构时空,区域发展迎来新变化。
——交通互联,区域经济添活力。
国庆假期,京张高铁客流满满。“一直想去美丽的小城崇礼看看,这次国庆假期我们来了一场山地户外徒步!”来自北京的刘先生竖起大拇指,秋天的崇礼风景如画、宁静美丽,冬奥之城有别样的美。
雪季将临,冰雪经济整装待发。“我们滑雪场已经准备好迎接各地雪友,下了高铁,就有免费接驳巴士。”富龙控股集团品牌营销中心品牌经理孙琰说,去年雪季周末客流有五六千人,今年预计会进一步增加。
——时空压缩,产业发展布新局。
京张高铁开通后,河北张家口市融入了首都“一小时经济圈”。依托绿电资源优势,秉承“研发和算法在北京,数据和算力在张家口”的思路,张家口市沿着京张高铁进行产业布局。目前,建成和部分建成投运数据中心项目29个,投入运营服务器超150万台,算力规模约2.28万P(1P约等于每秒1000万亿次计算速度)。
京张高铁构建起“一小时生活圈”,崇礼成长为驰名中外的滑雪胜地……一条高铁,把京张两地越拉越近。截至今年9月底,京张高铁累计运送旅客5068万人次,平均上座率达72.9%。
百年京张,承载着复兴梦想,开启了新的未来。
“这些年,京张高铁的技术成果陆续推广应用到了京雄城际铁路、福厦高铁、印尼雅万高铁等重大项目。以京张高铁为基础,我们构建了智能高铁技术体系,已被国际铁路联盟采纳,为世界智能铁路建设提供了中国方案。”国铁集团科信部标准处副处长陈源说。
《 人民日报 》( 2024年11月13日 01 版)
精彩推送
- 百年京张 见证铁路发展国力飞跃
- 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中新网
- 成一事莫留多憾
- “人从众”模式开启!中国航展开幕首日兵器馆人气爆棚
- CBA俱乐部杯赛青岛赛区开赛 北京北汽收获开门红
- 新疆铁路客发量首次突破4500万人次
- 并网发电!西藏阿里地区“多功能充电宝”又+1
- 秘鲁学者谈APEC:中国是全球经济体系中的关键角色
- 进博会上的华商——助力海外产品与中国市场更快更好“相遇”(侨界关注)
- 预防维生素缺乏的好办法,就藏在一日三餐里 | 吃出健康来
- 部分1分起投 理财产品申购门槛调整
- 金价下跌 金饰跟降
- 加强国际合作 应对气候变化
- “粤海图强”两岸新媒体湾区行在珠海启动
- 11月13日央行开展2330亿元7天期逆回购操作
- “双11”广东省快递包裹揽投量再创历史新高
- 中国花样滑冰队全力备战中国杯
- 四川甘孜州:稻城亚丁牛奶海如蓝宝石镶嵌群山
- 教育部部署加强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工作
- 探访快递物流基地 奋战“双十一”正忙
- 组织自助游有风险 法律责任不能AA制
- 三部门发文严禁小学超前超纲教学
- “老”话剧靠什么留住“新”青年
- 【这个城市有点潮】福建武夷山:一叶“大红袍” 茗香漫青山
- 中新真探:糖尿病都是吃糖太多导致的吗?
- 李子柒回归传播非遗,“抖音精选”上线专题页展现更多精品内容
- “草原村排”火了
- 中国U19男足主教练:通过“熊猫杯”比赛来考察球员状态
- 香港消防处携手内地驻港电信网络运营商 共促智慧消防建设
- “一带一路海外工程科普营”走进秘鲁:科技人文交流拉近心灵距离
- 货拉拉“下乡”记:东北秋菜搭上“互联网快车”直通大市场
- “双十一”的中国物流业:向偏远地区和海外扩容
- 中国宽体客机C929签约首家用户 C919和C909新签130架订单
- 中证协:2023年证券公司助力实体经济直接融资6.39万亿元
- 香港首次派代表团参加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
- 超3万人赴会!玉湖冷链成都环球美食嘉年华交易火爆
- “秋招”季如何拿下心仪offer?大健康产业创新选择虚位以待
- (进博故事)高通中国区董事长孟樸:与产业紧密合作共拓全球市场
- 歼-10C飞行表演现场“哇”声一片
- 航展首日 中国商飞签下130架飞机订单
- 航拍江西庐山西海初冬日落 天光湖色交相辉映
- 2024四川国际友城合作与发展大会成都启幕
- 中国—印尼合格评定合作机制正式建立
- “甘肃(不)土特产”系列文创 受年轻人青睐
- “双十一”吉林以旧换新推动“暖经济”升温
- 三部门:前移防控关口,有效减少幼儿和小学生近视发生
- 贵州雷山苗族民众欢度苗年和鼓藏节
- 武汉都市圈环线高速建设加速 高家墩大桥启动顶推施工
- 大卫·贝克汉姆:退役11年后,我依然想念球场
- 八闽风物文创产品亮相第七届福建文创市集
- 似羊耳又如蒜瓣 云南龙陵首次记录大花羊耳蒜
- 云冈石窟“音乐窟”因数字化采集封闭一个月
- 农民工遭遇欠薪怎么办?检察官支招
- 中新真探:晚上经常起来尿尿是肾不好吗?
- 东西问丨徐克谦:中国哲学对世界共同面对问题的启发
- 吴静:雕塑大师罗丹为何钟情中国艺术品收藏?
- “海南侨乡第一宅”迎百年庆典 印尼蔡家后裔:我们的根在这里
- 中国M2增速企稳回升 10月末达7.5%
- 中国个人住房贷款增长出现好转
- 中国质量协会:空调行业用户满意度指数创历史新高
- 2024中国国际竹产业交易博览会开幕 上万件全竹产业链产品亮相
- 浙江文化观察:新时代为什么需要胡公文化?
- 第25届广东省体育博览会专设“十五运成果专区”
- “漫画人文乡村”主题漫画成果展在浙江宁波开展
- 著名侨乡厦门集美成功转化人文优势为高质量发展动能
- 2024江西民营企业100强发布 入围门槛为43.17亿元
- 2024年国际南少林传统武术大赛在福建泉州开赛
- 上期所:增强一线监管能力 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中新网
- 首届中亚国家室内田径邀请赛在乌鲁木齐开幕
- 香港成立应用科学大学联盟
- 澳门居民11日起可在横琴免费看诊拿药
- 华人武者匈牙利传武:从少林弟子到特警“总教头”
- 中国A股周一上涨 半导体板块持续走强
- 恒荣汇彬:智能AI时代的机遇与挑战
- 奏响“创新奋进曲” 浙江嘉兴吸纳社科志愿者1400多人-中新网
- 四川森林灭火专业技能比武启幕 210名选手赛场一决高下
- 台商在皮革厂内建生态池 环保二层皮受世界品牌青睐
- 中国电科400余项展品亮相中国航展 全面展示军工电子全产业链
- 杭州两年内组织至少千名建筑师、工程师“下乡”服务
- 记者手记:黄土高原窑洞“普查记”
- 中国与摩洛哥校企合作 共建绿色能源与先进材料联合实验室
- 浙大黑珍米与蜂蜜双丰收 大米每公斤售价40元
- 记者手记:在千年古县岐山当“文物普查员”
- 中国航发携60余型展品亮相中国航展 近半数为首次公开展示
- 万里山河路丨运城有一座神奇的七彩盐湖,是文明摇篮也是网红打卡地
- 青海:政府购买服务让四类特殊群体免费收看有线电视
- “双十一”观察:银发族的消费潜力还有多大?
- 中国首发生态公报:收录浙江洞头“蓝色海湾”整治
- 【乌镇观潮】水乡链接世界,遇见智能向善的数字未来
- 一座码头:千车出海,万粮进港
- 他们不曾飞上蓝天 却常年守护着祖国神圣领空
- 一城文韵满城新丨解码长城“基因” 砖石间为每座城池找到归属
- 解锁新场景新玩法 各地“秋冬档”特色文旅活动掀起消费新热潮
- 广西拓展与东盟出版合作空间 “文学桂军”破圈传播
- 多领域先行指标释放“暖意” 中国经济“枝繁叶茂”向好回升基础继续巩固
- “舌尖经济”成中国企业出海印尼新赛道
- 南京云锦:逐花易色 把灿烂云霞织进烟火人间
- 10月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143万辆 同比增近五成
- 青海油田天然气日产量保持在1660万立方米以上
- 山西左权:科技赋能 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