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区域经济 > 正文

广州多家医疗机构出台最新就诊告知书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2-03-02 14:50:40

面对持续变化的疫情形势,广州多家医疗机构发布温馨提醒,出台最新就诊告知书,14天内有中高风险区或有阳性个案的重点关注地区所在地市旅居史人员,需提供72小时内“三天两检”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就诊。有广东省外旅居史人员,建议来(返)穗后按要求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再就诊。

如果是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的患者,大部分医院明确,须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就诊;对高风险侵入性操作或特殊治疗(如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的患者,部分医院要求患者须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看病凭绿码,现场不加号

多家医院明确,门诊患者及陪同人员进入医院须凭“健康通行码”绿码、正常体温、佩戴口罩(不带呼吸阀)并接受新冠流行病学调查。

“红码”“黄码”人员能否就诊?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明确,如果是穗康码、粵康码显示红码、黄码的人员,14天内有新冠肺炎流行病学史的患者,由预检分诊人员指引陪同至发热门诊就诊。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和广东省人民医院明确,红码人员一律转至发热门诊隔离排查。黄码人员由专人护送至发热门诊就诊排查或按要求在指定区域行新冠核酸检测,排查风险后方可就诊。

广东省中医院提醒,如果健康码为红码、黄码人员,14天内有国内中高风险地区旅居史,21天内有境外地区旅居史的患者,不要提前预约挂号。

疫情期间,多所医疗机构实行“非急诊全预约”门诊服务,现场窗口不挂号,医生诊间不加号。

部分科室就诊需72小时内核酸阴性证明

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明确,对于进行消化内镜、门诊手术、口腔治疗、咽喉镜、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高风险操作的门诊就医患者,如果是14天内有涉疫城市旅居史,但未到过具体中高风险区,就诊时须提供抵粤后72小时内核酸阴性结果;若是14天内自省外非涉疫城市来(返)粤的患者,须提供抵粤后7天内核酸阴性结果。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表示,口腔科、耳鼻喉科、眼科、内镜室等科室进行有创操作和门诊手术,就诊者需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强调,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的患者须提供7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就诊;对高风险侵入性操作或特殊治疗(如血液透析、肿瘤放化疗等)的患者,调整为须持3天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安排。

广东省人民医院提醒,门诊患者实施高风险侵入性操作或特殊治疗,包括但不限于门诊手术、胃肠镜、支纤镜、肺功能检查、肿瘤放、化疗、血液透析、门诊输液等;在耳鼻喉科、眼科、口腔科等进行有创检查或治疗,就诊时须提供72小时内核酸阴性报告。

这段时间,国内多地发生散发病例,深圳、东莞两地报告多起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如果有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城市旅居史人员,在广州医疗机构就诊时,需提前准备什么资料?

多家医疗机构明确,中高风险地区(国家公布为准)和中高风险地区所在区(县)(国家公布为准)旅居史就诊者需由专人陪同闭环转运至发热门诊。

广东省第二中医院和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明确,有中高风险地区,如与目前国内已经报告本土阳性感染者的公布行程有交集、重合的,或近期有本土阳性感染者所在地市旅居史的,应上报社区并完成居家健康管理和核酸检测后再就诊,并提供医疗机构72小时内“三天两检”(以采样时间为准,两次检测时间需间隔24小时)核酸检测阴性报告,方可就诊、办理入院。

东莞、深圳群众还能来广州看病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明确提出,来自东莞、广西、深圳的中风险及封控、管控、防范区的门诊患者请到新冠定点医院就诊;非上述风险区域的门诊患者来诊,须出示绿码、行程码、当地政府要求的离开该地有效时间内核酸检测阴性结果方可就诊。如有发热、乏力、咳嗽、咽痛、鼻塞、流涕、肌痛、结膜炎、腹泻、嗅(味)觉减退等十大急性症状,请及时到发热门诊排查。

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明确,非中风险所在地市的省外就诊者,可正常诊疗,但需提供来(返)粤7日内核酸阴性结果;如无7日内核酸结果,正常诊疗同时需加做核酸检测一次。广东省中医院建议,有广东省外旅居史人员,建议来(返)穗后按要求完成一次核酸检测再就诊。

精彩推送

公司

1月18日早盘,东鹏饮料高开高走。截至发稿已封死涨停,报172 15元。消息面,东鹏饮料于1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 5

详细>>

去年春节前年终奖拿了30多万,今年一分钱都没有了。在一家20强房企已经工作7年的地产人陈雯雯说道,而她所在的一线区域已是该房企业绩最好

详细>>

在连续多次发布风险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医疗终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医疗高开低走,最高涨至88 88元,午后该股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

详细>>

2022年,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18日,上海发布《2022年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问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确保能源供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内外多种因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