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财经 > 正文

“AI张文宏”带货:去伪存真不能只靠网友比拼眼力

来源:中新网 时间:2024-12-17 16:16:56

近有网友向媒体发来一段视频询问“张文宏是不是带货了?”视频中,张文宏在卖一种蛋白棒,家里的老人信以为真,已经下单,还转发了很多群。记者核实发现,这个账号在视频中,高仿“张文宏”反复介绍一种产品,口型是他的,声音也是他的。可是从视频来看,尽管口型和声音都模仿得惟妙惟肖,可稍加甄别,不难发现AI伪造手法的拙劣。所谓张医生真人带货,实为AI合成的深度伪造。

 

网谚有云“宇宙的尽头是带货”,如今似乎还可为之加上后半句:“如果你不愿带货,那么自有AI帮你带货。”自从AI大爆发以来,各种场景化的落地运用层出不穷。由此所带来的,除了“效率倍增”的震撼,也有“以假乱真”“擦边整活”的惊诧。前不久,就有明星企业家遭AI合成“原声”骂遍全网,一度激起轩然大波。而最近,又有AI复刻张文宏公然直播间带货,这波操作,胆子之大、路子之野,实在令人大开眼界。

应该说,此次事件中的“高仿张文宏”,尚属于“精度一般”的低水平AI,稍加甄别就能看出端倪。可就是此等“低端AI”,依旧蒙骗了不少人。人们除了叹息某些老年人“太好骗”,还应关注其背后的根本性问题。那就是,大众习惯性的识别、采信、认知的经验模型,已经严重滞后于可以“生成一切”的信息生产模型——这里所谓的“信息”,既是指图文、视频等内容信息,在某种程度上,也指诸如人脸、声音等生物信息。

生物信息,理论上是独一无二、无法仿冒的,通过专业技术手段,那些合成的“人脸”“人声”大致都会现出原形。但并非所有人都有这种“技术手段”和“火眼金睛”。如果说,粗粝的 “AI张文宏”更多只是让一些老年人中招。那么,如果是更逼真、更高水平的AI人物呢?面对“AI人”,去伪存真,不能纯靠个体的眼力比拼。网友擦亮眼睛、提高警惕固然是一方面,而更重要的,显然还要在生产端、渠道端发力设防、前置过滤。

“AI张文宏”直播带货一事,有两个值得关注的细节。一,其并没有进行明确的“身份主张”,关于自己是或不是“张文宏”不置可否;二,只在午夜场露面,“昼伏夜出”反监测意识极强。这其实也说明,平台对于AI乱象的治理机制,还是产生了一定的威慑作用。AI狂飙、来势汹汹,可以预见,其被“用在歧途”的场合,只会越来越多。有鉴于此,相关的防风险模块设计,还应该再细化、再加速,要留出安全余量,尽可能地有备无患。

精彩推送

公司

一系列金融支持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的政策举措正密集出台加速落地。

详细>>

9月份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走低。9月8日,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盘中最

详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上

详细>>

国家统计局9月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8月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

详细>>

今年前8个月,郑州商品交易所累计成交量约25亿手,同比增长64%。这是记

详细>>

中国电影观众满意度调查2023年暑期档调查结果显示,暑期档电影观众满意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