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区域经济 > 正文

商家拒退赠品差价被起诉,法院这样说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2-03-15 13:53:31

商家是否提供价保服务,是很多人网购时的重要参考因素。但退差价时,商家却要扣除赠品金额,这是否合理呢?近日,广州互联网法院就审理了这样一起信息网络买卖合同纠纷案件。

商家拒退赠品差价被起诉

去年11月1日,小王在天天公司经营的“天天自营旗舰店”购买了一台手机,并支付货款5679元。该手机交易快照显示商品享受“30天价保”,赠价值199元的某品牌无线充电器一个。“双十一”当天,小王发现该手机降价至5099元,与其支付货款存在580元差价,遂向天天公司申请价格保护。天天公司同意退还456元,但以原订单中包含某品牌无线充电器赠品、价保需扣除赠品金额为由,拒绝退还剩余的124元差价。

小王认为,天天公司对于价格保护规则的展示不直观,自己购买商品时未能看到相关规则条款,于是诉至法院,请求判令天天公司退还价格差额124元。

天天公司辩称,价格保护规则的内容明确且已明确提示。消费者可通过商品销售页面和售后服务页面等多个渠道查询价格保护条款细则。小王作为消费者,对其享有的权利应尽到必要的注意义务。

案件的争议焦点在于,案涉价格保护规则条款是否有效。最终,广州互联网法院判决天天公司向小王退还差价124元。

法院认为商家应明确提示

法院认为,天天公司作为经营者,仅在案涉商品销售界面注明该商品享受价格保护服务,并未详细说明具体条款内容,在与小王订立买卖合同时,也未就价格保护条款的内容进行显著提示,对案涉争议条款内容未尽到足够的提示说明义务。

赠品区分于主商品,需单独取得消费者同意方能要求消费者对此支付对价。天天公司制定的价格保护规则将赠品作为退还价差时应予扣除的部分,且不给予消费者是否以退还赠品的方式获得全额价差补偿的自由选择权,在消费者提出保价时强制消费者捆绑接受赠品,事实上是限制了消费者获取全额价差补偿的权利。案涉争议条款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消费者自由选择是否需要赠品的权利,显然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因此法院认定该条款为无效格式条款。

法官提醒,经营者应当秉持诚信经营理念,以显著方式提醒消费者注意价格保护条款,尤其是对消费者权利产生不利影响的相关条款,应当通过各种技术手段作出更为明确的提示,以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消费者网购时也应当擦亮眼睛,仔细阅读相关售后、保价、争议解决条款,及时对不合理的格式条款提出意见,防止后续产生不必要的争议。

精彩推送

公司

1月18日早盘,东鹏饮料高开高走。截至发稿已封死涨停,报172 15元。消息面,东鹏饮料于1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 5

详细>>

去年春节前年终奖拿了30多万,今年一分钱都没有了。在一家20强房企已经工作7年的地产人陈雯雯说道,而她所在的一线区域已是该房企业绩最好

详细>>

在连续多次发布风险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医疗终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医疗高开低走,最高涨至88 88元,午后该股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

详细>>

2022年,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18日,上海发布《2022年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问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确保能源供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内外多种因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