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区域经济 > 正文

天津市武清区紧抓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

来源:每日新报 时间:2022-03-04 11:27:45

日前,市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武清区京津冀协同发展情况。近年来,武清区紧抓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牛鼻子”,先进制造研发基地头阵作用愈发凸显。累计引进项目6180个,引资到位1400亿元,其中,“1+4”项目1939个、超亿元项目163个、500强优势项目24个、北京项目2276个,一批央企国企二三级总部整建制落户。

产业发展方面,武清区以生物医药和智能科技双高引领,装备制造、新材料等五大新兴支柱产业和地毯、自行车等四大传统优势产业质量齐升;智能轨道交通产业异军突起,引进行业企业160家,动力、控制、信号等产业链全覆盖。科技创新体系日趋完善,新建市级以上研发平台11个,实施产业转化项目200个,打造产业创新平台30余个,雏鹰、瞪羚、科技领军企业发展到404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增长1.8倍,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不断攀升,高新技术企业和科技型企业数量占全市1/10。

同时,武清区狠抓区域承载力建设,围绕打造“轨道上的京津冀”,满足不断增长的“双城”通勤需求,“通武廊”市域郊铁路建设项目启动,并成功纳入国家有关规划和《天津市市域郊铁路专项规划》。该铁路计划采取“轨道建制、公交出行”方式,设计时速最高可达到200公里。目前,该项目已经进入实质执行阶段,力争年内开工。

人才发展方面,武清区出台了《武清区构建人才全面发展生态的若干措施》,设立了总规模不少于10亿元的人才引导基金,全区累计引进海河英才5.8万人,10年新增人口超过20万,近5年集中爆发式增长15.4万人。

武清区还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先后与通州、廊坊等地区建立了生态环境保护协同机制,明确了定期会商、协同治污、联合执法、环境事件应急联动等具体举措,京津冀公园城市建设成效显现。

“通武廊”小京津冀改革试验取得重要的阶段性成效,三地对口部门已经累计签署合作协议90项。国家级“通武廊”医疗卫生基本公共服务标准化试点稳步推进,武清区46家医保定点医疗机构全部实现跨省异地就医门诊联网直接结算,纳入京津冀检验结果互认范围项目36项。15所学校与北京通州、河北廊坊开展教育共同体、联盟校等交流活动。5所养老机构、1059张床位纳入京津冀协同发展养老试点。建立了“通武廊”流通领域商品质量监管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三地检验检测结果实现互认。此外,人才、社会管理、公共服务等多领域体制机制创新均取得了显著进展。

精彩推送

公司

1月18日早盘,东鹏饮料高开高走。截至发稿已封死涨停,报172 15元。消息面,东鹏饮料于1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 5

详细>>

去年春节前年终奖拿了30多万,今年一分钱都没有了。在一家20强房企已经工作7年的地产人陈雯雯说道,而她所在的一线区域已是该房企业绩最好

详细>>

在连续多次发布风险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医疗终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医疗高开低走,最高涨至88 88元,午后该股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

详细>>

2022年,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18日,上海发布《2022年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问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确保能源供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内外多种因素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