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要闻 > 正文

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广东美术馆将引进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管理

来源:南方日报 时间:2022-02-14 11:48:08

新春伊始,坐落于广州二沙岛的广东美术馆也抹上了几分吉庆的“虎气”。展厅首层举办的“美在广东——中国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藏粤籍艺术家作品展”上,李铁夫、高剑父、林风眠、关山月、黎雄才、杨之光等大师力作汇聚一堂,全面展现广东美术百年历史图谱。

“知识生产和文化传承是美术馆重要的使命。”广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美术馆馆长王绍强如是说。近年来,广东美术馆先后策划大量面对社会公众免费开放的公共教育活动。结合“美在广东——中国美术馆与广东美术馆藏粤籍艺术家作品展”,广东美术馆推出以“美美与共”为主题的分享会、互动创作、专场导览等系列活动。新春期间就有5000人次参与互动创作活动。

与此同时,广东美术馆研究与策展机制不断转型升级,形成“广州三年展”“广州影像三年展”等高质量、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学术品牌。而在广州珠江河段的另一端,“三馆合一”项目建设热火朝天,堪称世界水准、全国一流的广东美术馆新馆展露新颜。王绍强接受南方日报独家专访,解读广东美术馆在湾区文化版图的新定位。

将形成“一馆两区”全新格局

南方日报:作为“三馆合一”项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广东美术馆新馆建设如火如荼。可否介绍一下目前的建设进度?

王绍强: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三馆合一”项目建设按照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的工作计划顺利推进之中。新馆面积约6万平方米,建筑主体总高度为11层,目前已经建设到第8层,计划在春节后3月份实现全面封顶,今年也将进入室内外装修阶段,展陈部分的设计施工招标工作也即将开展。

广东美术馆将分为二沙岛旧馆和白鹅潭新馆一馆两区的全新格局:二沙岛旧馆主要以近现代美术研究、陈列、修复及公共教育为主要方向;白鹅潭新馆则将建成综合性美术馆,全方位实现中国近现代美术、特别是广东和沿海近现代美术,国际美术及当代艺术等各个领域的呈现、梳理与深入探索,承担全国美展、全省美展等大型美术展览项目。

引进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管理

南方日报:近年来,面对疫情给线下展馆带来冲击,广东美术馆为市民延伸了哪些新的展览服务?

王绍强:通过疫情期间的实践经验,广东美术馆对数字化技术的探索和应用,催生了新的展示和观看模式。为此,广东美术馆新馆从鉴赏、研究、教育到艺术消费,也将更多以新媒体进行传播。白鹅潭新馆将引进人工智能和数字化管理,通过视频会议、线上课程、线上公共教育活动等多种数字化形式进行艺术推广。

广东美术馆新馆预计2023年底前完成项目建设全部工作并交付使用。项目建成后,广东美术馆新馆将为广大市民提供一个集展览、休闲、教育的大型文化场馆,成为展示大湾区文化形象的一张“新时代文化名片”,为市民提供丰富多彩的文化惠民服务,为提升人文湾区的文化自信作出更大的贡献。

活化馆藏经典,擦亮学术品牌

南方日报:新年新气象,谈谈您新一年对广东美术馆的发展布局有哪些新规划?

王绍强:新的一年,我们要进一步开拓进取,推动公共文化事业、艺术与文化产业、精神文明建设工作新发展。广东美术馆将以建设文化强省为己任,继续办好各种美术展览,尤其要通过持续开展重点展览策划、对中青年艺术家扶持、品牌展览项目拓展等,实施省委“2022美术创作工程”,办好第七届“广州三年展”,擦亮学术品牌。

我们围绕迎接党的二十大,将举办相关展览讲好美术中的党史,将重要事件和历史瞬间为创作题材,重点表现与广东有关的重要题材,充分反映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取得的伟大成就,激励广大民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广东美术馆将继续办好展览、收藏、研究、教育、交流、服务等工作,高水平推进“三馆合一”等重大文化项目建设,活化用好馆藏经典,策划推出更多精品展览,更好满足人民群众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需求。我们将继续倾情投入、用心创作,把心、情、思沉到人民之中,同人民一道感受时代的脉搏、生命的光彩,创作大量优秀作品,开展系列文艺活动,发挥聚人心、暖民心、强信心的作用。按照省委、省政府要求,将广东美术馆打造成为展示岭南文化的新地标。

精彩推送

公司

1月18日早盘,东鹏饮料高开高走。截至发稿已封死涨停,报172 15元。消息面,东鹏饮料于1月17日晚间发布业绩报告,2021年归母净利润预计11 5

详细>>

去年春节前年终奖拿了30多万,今年一分钱都没有了。在一家20强房企已经工作7年的地产人陈雯雯说道,而她所在的一线区域已是该房企业绩最好

详细>>

在连续多次发布风险警示函之后,大妖股九安医疗终于熄火了。1月18日,九安医疗高开低走,最高涨至88 88元,午后该股触及跌停,截至发稿,报

详细>>

2022年,上海重大建设项目初步计划完成投资2000亿元以上,以充分发挥重大项目对扩大有效投资的支撑和牵引作用。1月18日,上海发布《2022年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综合司司长袁达在发布会上表示,保企业就是保就业、保民生。2021年,面对新冠肺炎疫情持续反复、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问

详细>>

1月18日,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在发布会上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确保能源供应,是必须完成的一项重要任务。受国内外多种因素

详细>>